时间: 2025-04-26 10: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05
采桑子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今宵莫惜无明月,回避姮娥。
酒满香螺。好夜看人梦里过。
归来独卧西窗雨,閒泪无多。
不为闻歌。早自安排唤奈何。
今夜不要为没有明月而感到遗憾,
我躲避了嫦娥。
酒杯中满是香螺的美酒。
美好的夜晚只在梦中看人经过。
归来后独自躺在西窗下听雨,偶尔流下几滴闲泪。
并不是为了听歌。早已自我安排却又无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细腻,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蕴含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一个无月的夜晚,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奈,借酒消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作品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捕捉与深刻思考。
朱祖谋的《采桑子》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诗人在无月的夜晚感到孤独,回避嫦娥的形象,暗示了对传统美好爱情的逃避与失落。诗的开头“今宵莫惜无明月”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情感氛围中,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诗人用“酒满香螺”描绘出一种借酒浇愁的场景,暗示了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无奈。
“好夜看人梦里过”一句,诗人将梦与现实交织,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梦中人如影似幻,现实中却难以相拥。接下来的“归来独卧西窗雨”,则展现了诗人归家后的孤寂与无助,窗外细雨似乎也在诉说着他的愁苦。
最后一句“不为闻歌,早自安排唤奈何”,让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早已对生活的安排感到无奈,暗示着一种对命运的无力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无奈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什么?
A. 月亮
B. 仙女
C. 星星
D. 诗人
诗人为何会感到“无奈”?
A. 因为独自一人
B. 因为没有酒
C. 因为有歌声
D. 因为有明月
“今宵莫惜无明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遗憾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