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56
采桑子
作者: 顾翎 〔清代〕
碎虫零杵秋声搅,今夜西风。
吹冷离鸿。为问珠江路万重。
双环静掩秋衾薄,窗影微红。
幽梦惺忪。人隔蛮烟瘴雨中。
秋虫的细微声响和杵声交织在一起,今夜的西风吹得寒冷,离去的鸿雁在空中飞翔。想问问珠江的路途,重重叠叠如山。双环的窗帘静静地遮住了薄薄的秋被,窗外的影子微微泛红。幽幽的梦境中,我恍惚醒来,只见彼此相隔在湿冷的烟霭和雨雾之中。
作者介绍:顾翎,清代词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季,正值时节交替,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采桑子》以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孤独。开篇以“碎虫零杵”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虫声和杵声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凄凉与思念。接着“今夜西风”带来了寒意,这里西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更寄托了离愁。离去的鸿雁既是自然的景象,也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珠江路万重”的描写则更为深刻,诗人似乎在问路,实际上是在探寻归属感与安慰,表达了对远方的思考与探索。后半部分“窗影微红”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温暖与孤独相对立的情感,既有对温馨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意象,融合了个人的伤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典型的清代词风,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又蕴含深厚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刻体会,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碎虫”指的是什么?
A. 细小的虫声
B. 碎片的虫子
C. 昆虫的种类
答案:A
“双环静掩秋衾薄”中的“双环”指的是什么?
A. 窗帘
B. 两个环形物
C. 双眼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离鸿”象征着什么?
A. 离开的友人
B. 离去的鸿雁
C. 归来的游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