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44
兔迒通一线,笋舆度千寻。
隔林见潭影,迎客有铃音。
梵呗出广殿,飞舞来珍禽。
履此胜绝境,一清尘虑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兔子在小路上穿梭,竹笋高耸入云;透过树林可以看到潭水的倒影,迎接客人的有铃声在耳边回响;广阔的殿宇中传出佛教的颂唱,珍禽在空中翩翩起舞;走在这绝妙的境地,心中一切尘扰都被清除,变得宁静无比。
洪炎,宋代诗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性。
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名山大川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出对自然的感慨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头两句“兔迒通一线,笋舆度千寻”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兔子在小径上穿梭,自由自在;而竹笋则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接下来的“隔林见潭影,迎客有铃音”则将视线引向宁静的潭水,铃声的出现更增添了环境的和谐美,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感受。
第三句“梵呗出广殿”将佛教元素融入自然景色之中,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飞舞的珍禽则象征着自由与灵动,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一句“一清尘虑心”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的美景,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借助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心灵的超脱与自在,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狐狸
B. 兔子
C. 鸟类
D. 蛇
诗中的“梵呗”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佛教的颂唱
C. 诗歌
D. 自然的声音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宁静
C. 喜悦
D. 惆怅
答案: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洪炎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和隐喻的使用。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