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2:09
住在千峰最上层,年将耳顺任腾腾。
免教名字挂人齿,甘作今朝百拙僧。
住在千山之巅,年纪渐长无所顾忌。
不让名字挂在人们的口舌,甘愿做今天的一个笨拙的僧人。
诗中提及的“耳顺”是《论语》中提到的,孔子称年过五十为“耳顺”,此处借指年纪大并达到一定的智慧和境界。同时,“百拙”体现出对自我的谦卑和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禅宗的思想。
释宗振是宋代的一位僧人,以其对禅宗的理解和诗词创作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宗振年纪渐长之际,经历了世事的洗礼,对于名利有了更深的理解,表达了他对僧人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书壁》是一首表现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住在千峰最上层”来描绘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喻作者身处高山之上,心境清明,俯瞰尘世。在“年将耳顺任腾腾”中,作者坦然面对自己的年岁,表明经过岁月的磨砺,内心逐渐成熟,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豁达,表达对名声的淡漠和对自我的谦卑。作者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他人所谈论,而更愿意做一个“百拙僧”,以此展现对世俗的放下和对当下生活的珍视。这种思想在禅宗中屡见不鲜,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修养。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是对生命、名利和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高山的巍峨与自我身份的平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展现了作者的修行境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对名利的淡化,体现了禅宗的哲学理念。作者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接受与珍视。
诗中“千峰”象征什么?
“耳顺”指的是?
诗人希望自己被人怎样评价?
对比释宗振的《书壁》和王维的《鹿柴》,二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释宗振更强调对名利的超脱,而王维则更多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