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踏枝 甲申仲春寄味琴》

时间: 2025-07-28 19:37:29

诗句

莫道归期归也未,似影閒愁,去住难回避。

倒尽金尊还贮泪,小楼一夜添憔悴。

新困正同蚕欲蜕,强起披衣,依旧和衣睡。

多谢钟声敲梦碎,梦回不到伤心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9:37:29

原文展示:

莫道归期归也未,
似影閒愁,去住难回避。
倒尽金尊还贮泪,小楼一夜添憔悴。
新困正同蚕欲蜕,强起披衣,依旧和衣睡。
多谢钟声敲梦碎,梦回不到伤心地。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归期未到,
就像影子般的闲愁,来去都难以回避。
把酒倒尽,泪水依然贮存,
小楼一夜的愁苦愈加憔悴。
新困就像蚕要蜕茧,强迫自己披衣,
却依然和衣睡去。
多亏钟声敲碎了梦,
梦再也无法回到那伤心的地方。

注释:

  • 莫道:不要说。
  • 归期:回来的日期。
  • 似影閒愁:像影子一样的闲愁,指一种无形的忧愁。
  • 金尊:酒器,指酒杯。
  • 添憔悴:增加了忧愁和憔悴。
  • 新困:新的困乏。
  • 蚕欲蜕:比喻人内心的挣扎与期望。
  • 钟声:指敲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梦的破灭。

典故解析:

“蚕欲蜕”引申了人内心的挣扎,表达了诗人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情;而“钟声”则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无情与梦境的破灭,增强了诗中对失去的惋惜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深刻描绘。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甲申年(公元甲申年在中国历史上有多次),那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寄情于自然,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鹊踏枝 甲申仲春寄味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莫道归期归也未”直接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与无奈,紧接着通过“似影闲愁”形象地展现了愁绪的缠绕,仿佛一种无形的牵绊,让人无法逃避。诗中“倒尽金尊还贮泪”的画面感极强,酒杯倒空,却依然留下泪水,象征着情感的积聚与难以释怀的痛苦。

“小楼一夜添憔悴”一句,既表现了环境的静谧,也渗透出诗人内心的煎熬与孤寂。接下来的“新困正同蚕欲蜕”,通过蚕蜕茧的比喻,反映出诗人对新生的渴望与内心的挣扎。最后一句“梦回不到伤心地”,则是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无奈,梦的破裂意味着现实的无情,与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莫道归期归也未”:劝说他人不要说归期未到,揭示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2. “似影闲愁,去住难回避”:将愁绪形容为影子,展示出其无形和难以逃避的特质。
    3. “倒尽金尊还贮泪”:即使酒已经喝尽,内心的泪水仍在,表现出情感的深邃与无奈。
    4. “小楼一夜添憔悴”: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愁苦,突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5. “新困正同蚕欲蜕”:通过蚕蜕茧比喻内心的挣扎与期望,暗示希望与痛苦并存。
    6. “强起披衣,依旧和衣睡”:表现出内心的疲惫与无力,想要改变却又无法做到。
    7. “多谢钟声敲梦碎”: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梦的破裂意味着现实的无情。
    8. “梦回不到伤心地”:强调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与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影闲愁”,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无形。
    • 拟人:钟声被赋予了敲碎梦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愁”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归期的期待与无奈、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力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深处的孤独。

意象分析:

  • 金尊:象征着酒与情感,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 小楼:代表着孤独的空间,诗人在此体会到内心的愁苦。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梦境的破灭与现实的无情。
  • :蕴含了希望与改变的意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道归期归也未”意指: A. 归期已到
    B. 归期未到
    C. 不在意归期
    D. 归期不重要

  2. 诗中的“蚕欲蜕”象征: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D. 生活的无奈

  3. “多谢钟声敲梦碎”表达了: A. 对梦的珍惜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梦的美好
    D. 生活的希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床前明月光”来引发思绪,与丁宁的诗作相似,但李白的情感更直接、清晰。
  • 杜甫的《春望》则在描绘社会动荡中表现出无奈与哀愁,与丁宁的内心挣扎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题华林书院 题北海 送程给事知越州 寄李侍御余三同年 赵跃斋彭翰文两太史自滇南典试归饮余七一草堂酒酣跃斋出诗扇以赠诗乃试院作也依韵酬之 赠周茂叔 闻周茂叔中年有嗣以诗贺之 题周茂叔拙赋 闻歌竹枝 昭君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散利 弹尽粮绝 私字儿的字 老医少卜 面是心非 水底捞月 黄公酒垆 包含连的成语 鼠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捽捽 攴字旁的字 合缝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竖心旁的字 箪豆见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