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5:45
宿会真宫灵休厅
我虽养佛胎,未必有仙骨。
如何羽衣人,而亦容我宿。
岱岳若宗社,徂徕隐敌国。
沈沈两山间,真会驾白鹿。
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籙。
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
我虽然身怀佛性,未必就具备仙人之骨。
怎么能让羽衣人容我在此栖息呢?
岱岳如同宗教的圣地,徂徕山却隐匿在敌国。
在那两座高山之间,真会骑着白鹿而来。
仙子在清风中啸叫,玉女佩戴着金色的法器。
世间的人们纷纷扰扰,心中却无尽的欲望。
晁说之(约1050—1120),字希夷,号惟白,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婉约清丽。他的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
《宿会真宫灵休厅》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欲望和仙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美好憧憬。起初,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虽然有佛性,但却没有仙骨,暗示着对自身境界的自我怀疑。同时,他通过“羽衣人”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岱岳和徂徕,分别象征着崇高和隐逸,展现出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诗的后半段通过描绘仙子与玉女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然而,最后却又提到“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让人意识到即使在这样的仙境中,世俗的欲望依然困扰着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既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与对人间欲望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安宁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羽衣人”指的是哪类人?
诗人对自身的评价是?
“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中的“五欲”不包括以下哪项?
《宿会真宫灵休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晁说之更注重对人间欲望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