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9:50
未欠花经眼,时来客共斋。
坐慵乾画笔,妨睡轫诗怀。
树已荣新叶,苔仍恋旧阶。
四时最佳月,忽忽委形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虽然没有特意去看花,但时常有客人来访一起共斋;自己懒洋洋地坐着,不愿意动笔,似乎还想在梦中追寻诗意。树木已经长出新叶,而青苔仍然依恋旧日的阶石。四季中最好的时光,月亮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到身心的疲惫。
作者介绍:陈曾寿(约1685-1760),字仲明,号漱月,晚号紫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五言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三月,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惬意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三月六日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慨。诗中开头的“未欠花经眼”,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无意之赏,似乎在说花虽美,但并不需要特意去关注。随后的“时来客共斋”,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时光的愉悦。接着,诗人自述“坐慵乾画笔”,懒散地坐着,无心动笔,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惬意的生活态度。
“树已荣新叶,苔仍恋旧阶”,诗人通过对比新旧,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新叶象征着生命的更新,而青苔却依然依恋过去,暗含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最后“四时最佳月,忽忽委形骸”,一句将整首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禁让人感受到春月的美好,却又让人感到身心的疲惫,似乎在感慨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整首诗优雅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是清代诗歌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春天的景象有哪些?
“坐慵乾画笔”中的“慵”指的是什么?
诗中体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