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6:02
一榻禅栖稳,三更佛火新。
披衣随月影,倚石认松鳞。
兔角曾何处,牛车自有轮。
不须寻妙理,同是暂来人。
在这稳稳的禅榻上,我安静地栖息,夜深人静,佛灯依旧明亮。
我披上衣服,跟随月光的影子,靠着石头,辨认着松树的纹理。
兔子的角曾经在何处,牛车自有它的轮子。
不必去寻找深奥的道理,毕竟我们都是暂时来到这个世界的人。
鄂尔泰(约1661-1735),满族,清代诗人,工诗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哲理,作品多表现出禅意与人生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鄂尔泰隐居于真空寺时,反映了他在寺庙中静修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夜深时分,诗人在禅榻上静坐,环境宁静而又富有禅意,佛火的光亮象征着智慧的照耀。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披衣随月影的动作,表现出对自然的感应与融入,倚石认松鳞则展示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兔角和牛车的比喻,寓意着寻求与安定,暗示人们在生活中不必过于追求深奥的道理,因为大家都是暂时的过客,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整首诗将禅宗的思想与自然景色融合,展现了诗人宁静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的短暂与对自然的亲近,倡导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体悟人生的真谛。
诗中提到的“佛火”象征什么?
A. 光明与智慧
B. 黑暗与迷惘
C. 生命与死亡
D. 速度与力量
诗中提到的“兔角”与“牛车”分别象征什么?
A. 神秘与常态
B. 速度与力量
C. 时间与空间
D. 美丽与丑陋
诗人通过“倚石认松鳞”表达了什么?
A. 对于自然的亲密接触
B. 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
C. 对于历史的追寻
D. 对于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