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43:48
春情诗
作者: 徐陵 〔南北朝〕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
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
春天的风光在今天开始苏醒,残留的雪色是去年的痕迹。
微薄的夜色迎来了新的节日,炉边却依然感受到晚寒的侵袭。
奇异的香气在细雾中弥散,石炭轻轻捣动着细腻的纱布。
竹叶被裁成了衣带,梅花则被用作酒盘的装饰。
青春的气息从袖口里悄然溢出,春天的色彩在黛色的背景中安然停驻。
想要了解下蔡的迷雾,首先要经过兰草的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陵,字子期,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新年之际,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过往寒冬的追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徐陵的《春情诗》以春天的气息为主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开篇即以“风光今旦动”引入春天的生机,表现出春日的温暖与活力,而“雪色故年残”则暗示了冬天的消逝,增强了春天来临的对比效果。
诗中各种细腻的意象,如“奇香分细雾”、“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都蕴含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生活的美好。徐陵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情景。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珍惜。诗歌结尾以“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点明了对爱情的迷惑与追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青春和爱情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当垆”是什么意思?
“欲知迷下蔡”的“蔡”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