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30
《杂曲》
作者:徐陵〔南北朝〕
倾城得意已无俦。
洞房连阁未消愁。
宫中本造鸳鸯殿。
为谁新起凤凰楼。
绿黛红颜两相发。
千娇百念情无歇。
舞衫回袖胜春风。
歌扇当窗似秋月。
碧玉宫妓自翩妍。
绛树新声最可怜。
张星旧在天河上。
从来张姓本连天。
二八年时不忧度。
旁边得宠谁相妬。
立春历日自当新。
正月春幡底须故。
流苏锦帐挂香囊。
织成罗幌隐灯光。
只应私将琥珀枕。
暝暝来上珊瑚床。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她在洞房中虽已得意,但愁绪仍未消散。宫殿中本是为她和爱人策划的鸳鸯殿,如今却为谁新建了凤凰楼?她的妆容如绿黛般俊美,红颜如花,千娇百媚的情感从未停歇。她的舞姿轻盈胜过春风,歌声如秋月般清朗。碧玉般的宫女们翩翩起舞,绛树下的歌声最是可怜。张星依旧挂在天河上,传说中张姓的女子与天相连。年华二八,正当花信年华,旁边谁又因宠爱而妒忌?立春之际,日子自应焕然一新,正月的春幡也要恢复旧样。流苏与锦帐下挂着香囊,织成的罗幌隐约透出灯光。只愿在夜深人静时,依偎在琥珀枕上,静静地躺在珊瑚床上。
徐陵,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梁朝,擅长诗文,尤其是五言诗和乐府。徐陵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善于描绘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
《杂曲》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中的美丽与愁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感情的思考。
《杂曲》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一个美丽女子的生活与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对于女子的形象刻画无疑是生动的,通过“倾城得意”展现了她的美貌和风华。诗人接着通过“洞房连阁未消愁”一语,揭示了即使在美好环境中,女子内心却难以释怀的愁绪,反映出一种对爱情的不确定和脆弱。
诗中提到的“鸳鸯殿”和“凤凰楼”,不仅是空间的描绘,更是爱情的象征,宫殿的设计原本是为了两人共享的美好,如今却可能因缘故而被他人占有,暗示了爱情的无常和嫉妒的存在。“绿黛红颜”和“千娇百念”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女子的优雅与多情,显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考,既有美的享受,也有深深的忧虑。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徐陵在《杂曲》中展示了一个充满美丽而又复杂情感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美丽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人在美好与愁苦之间的挣扎。
对于“倾城得意已无俦”,可以理解为:
A. 她的美丽无人能比
B. 她正在忧愁
C. 她已经厌倦了生活
“洞房连阁未消愁”中的“消愁”指的是什么?
A. 心中愁苦已断
B. 仍然心有所忧
C. 忘记一切烦恼
“张星旧在天河上”可以理解为:
A. 爱情是永恒的
B. 星星在移动
C. 天河上的星星很特别
以上为对徐陵《杂曲》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