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0:30
丹凤吟•南窗睡觉,月色满床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可是行云有意,故把纤阿,一轮推落。
飞入南窗,次第穿帘度幕。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绡帐生寒,冰壶初濯。
遍处笙竽俱静,香雾空濛,冷浸半床弦索。
正值梦回酒醒,旅中单枕眠乍觉。
便欲乘风去,向琼楼玉宇,细听仙乐。
嫦娥应是,笑人长恁寂寞。
十年前事,心儿上忆分明如昨。
此时此夜,怎许人睡着。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诗人独自躺在床上,感受到月光的照耀和内心的孤独。行云似乎有意将明月推落,月光透过南窗,依次穿过帘子洒在床上。霓裳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金色的波光闪烁,帐子里透出一丝寒意,仿佛冰壶刚刚被浸泡。周围的乐声寂静无声,香雾弥漫,冷风透过床边的弦索。就在梦中醒来的时候,孤枕独眠让人感到失落,便想乘风而去,向那琼楼玉宇,细听仙乐。嫦娥或许在笑我如此寂寞,十年前的往事在心头清晰如昨。此时此夜,怎么能够入睡呢?
彭孙遹,清代诗人,字仲文,号澄斋,山西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感悟,作品多涉及月、花、酒等题材,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此诗写于清代,作者在旅途中,月色如洗,孤独感袭来,借助月光和梦境,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丹凤吟•南窗睡觉,月色满床》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夜晚月光的映照下,独自思索,令人感受到一种清冷与孤独的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色之美,行云之动,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诗人以“行云有意”开篇,暗示自然的灵动与人的感知相互交织。接着,描述月光透过南窗洒在床上的情景,展现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夜晚。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也透露出一种诗意的美感,仿佛月光也在与诗人互动。而“绡帐生寒,冰壶初濯”则带出了一丝寒意,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梦与酒醒之间的状态,内心的孤独愈发明显。想要乘风而去,向琼楼玉宇,细听仙乐,但最终只能感叹嫦娥的笑声与自己的寂寞。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十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愈发加重了此时此夜的孤眠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深思。
可是行云有意,故把纤阿,一轮推落。
飞入南窗,次第穿帘度幕。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绡帐生寒,冰壶初濯。
遍处笙竽俱静,香雾空濛,冷浸半床弦索。
正值梦回酒醒,旅中单枕眠乍觉。
便欲乘风去,向琼楼玉宇,细听仙乐。
嫦娥应是,笑人长恁寂寞。
十年前事,心儿上忆分明如昨。
此时此夜,怎许人睡着。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写与内心孤寂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孤独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嫦娥”指的是哪位传说中的人物?
“绡帐生寒”的意思是?
诗人在夜晚感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