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2:57
丹凤吟
陆求可 〔清代〕
听足鸡声三唱,翠幔开时,东方初白。
金炉香烬,寒气逼人床箦。
愁多起坐,可怜孤负,角枕疏纹,鸳衾新色。
细忆清宵好梦,邂逅绸缪,忘却分判南北。
料得此时邸舍,也应数尽残漏滴。
甚日金闺里,共调冰重画眉黛宽窄。
树头鸦起,误认雁传书帛。
慢自披衣,窗外望初日惊残魄。
朝餐空设,只念萧关客。
清晨听到鸡鸣三声,打开翠绿色的帷幕,东方的天色初白。
香炉里的香灰冷却,寒气逼人,床上坐着觉得很冷。
满心愁苦,难以入眠,看到角枕上的疏纹,鸳鸯被的新色让我感到可怜。
细细回忆昨夜的美梦,邂逅的情人,竟让人忘记了南北的离别。
想必此时在我居住的地方,也应该听见滴水声数不胜数。
何时能在金色闺房里,共同细致打扮,调节眉黛的宽窄呢?
树上的乌鸦起飞,误将雁传来的书信当作是我的信件。
慢慢披上衣服,窗外望去,初升的太阳让我惊醒了梦中的魂魄。
早餐空设,只在思念萧关的客人。
作者介绍:陆求可(约1630-约170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逢辰,浙江人。生于明末,经历了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在生活中感受到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对爱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孤独。
《丹凤吟》是陆求可的一首典雅而充满情感的古诗,作品通过清晨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听足鸡声三唱”引入,鸡鸣象征着清晨的来临,诗人透过这一自然现象,传达出一种新的一天开始但内心仍然孤独的矛盾。接着,诗人描绘了香炉中的香灰和床上的寒气,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环境的冷清感,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诗中“可怜孤负”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进一步深化,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柔美而哀伤的氛围。尤其是“料得此时邸舍,也应数尽残漏滴”,这句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焦虑。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出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爱情的渴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幔”象征什么?
“金炉香烬”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所思念的对象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者虽主题相似,但情感的侧重点不同,陆求可的《丹凤吟》更细腻地描绘了爱情的孤独与思念,而杜甫和李白则更注重对亲情和故乡的怀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现方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