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5:54
拂拂东风欲辨晨,新晴和气满郊闉。
未妨吹雅存豳俗,何必沉巫怖邺民。
田父扶携问鸡卜,村姑呼唤祭蚕神。
柴门不识徵祖吏,便是尧时击壤人。
春风轻拂,早晨的气息逐渐明朗,新晴的和煦气息弥漫在乡间。
这并不妨碍我传承古雅的风俗,何必因为巫术而恐惧邺城的百姓呢?
田间的父亲扶着孩子询问鸡的卜卦,村里的姑娘呼唤着祭祀蚕神。
柴门外的人不认识征税的官吏,那简直就是尧时代击壤的老百姓。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石头,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其诗歌多反映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乡村的生活状态与人们的传统习俗。诗人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后,愈加珍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表达出对俗世的反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春风的拂动作为开端,抒发了诗人对新晨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更将目光投向了乡村的日常生活。诗人通过描写农民的生活场景,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质朴生活的向往。田父询问鸡卜、村姑祭蚕神,展现了农村人对土地的依赖和对自然的尊重。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与温暖,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对传统的敬仰。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柴门不识徵祖吏”,表达了诗人对官府的疏离与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似乎在呼唤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古代淳朴生活的理想状态。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上真挚感人,体现了诗人心中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渴望回归一种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田父询问“鸡卜”是为了:
诗中“柴门不识徵祖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