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56:46
溪光竹色两相宜,
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
闭门可忍十年饥。
溪水的光辉与竹子的色彩相得益彰,
走到溪边的桥上,竹子显得更加奇特。
对此,不必谈论我体形瘦弱,
闭门在家,可以忍受十年的饥饿。
诗中并未直接涉及典故,但“闭门可忍十年饥”可理解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表达诗人宁愿忍受物质上的匮乏,也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宁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写于陆游晚年时期,他回归田园,身处自然环境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脱。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溪水的光影和竹子的色彩,二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自我反思,陆游以“无肉瘦”自谦,表达了对外表的淡然与对内心充实的追求。他不在乎世俗的评判,甚至愿意忍受长时间的饥饿,只为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高尚与物质生活的无常。
整首诗延续了陆游一贯的爱国情怀与人生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美的追求,又有对物质的超然,体现了其“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精神生活的宁静与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溪光竹色”主要描述的是哪种景象?
A. 夜晚的星空
B. 竹林与溪水的和谐美
C. 山间的日出
“闭门可忍十年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C. 对世俗的妥协
诗人陆游生活在什么时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