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1:18
岁晚幽兴
作者:陆游 〔宋代〕
短鬓元知不久青,
况开九帙数余龄。
全家共保一忍字,
累世相传三住铭。
时泛孤舟过梅市,
却穿双屩上兰亭。
拥炉莫恨无僧在,
满院松风要细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自知短暂的生命如同短发一般不久于青,回首往昔,他已经过了很多年。在家庭中,大家都共同珍视“忍”这个字,代代相传的“三住铭”则是对生活哲理的传承。诗人在梅市泛舟,脚下穿着双屩,来到兰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优雅。尽管炉子旁没有僧人,诗人却不觉得遗憾,反而更想要细心倾听满院松风的声音。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内容广泛,风格独特,常以爱国、怀古、咏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岁末时分,陆游身处南宋时期,国家多次受到外敌侵扰,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思人生的短暂,表达对家庭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陆游的《岁晚幽兴》是对人生短暂与内心宁静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短鬓元知不久青”,开篇即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短发象征着年轻的消逝,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接下来的“全家共保一忍字”则传达了家庭的团结与文化传承的价值,诗人强调了“忍”字的重要性,代表着对生活的宽容和对困难的坚韧。
在描绘日常生活时,诗人通过“时泛孤舟过梅市,却穿双屩上兰亭”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宁静悠闲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雅致与超然的境界。最后两句“拥炉莫恨无僧在,满院松风要细听”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没有僧人,但是诗人却愿意倾听自然的声音,这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在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在岁末的时刻,他不仅仅是在回顾过去,更是在展望未来,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家庭团结的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短鬓”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青春的短暂
B. 家庭的温暖
C. 文化的传承
诗中提到的“忍”字主要代表什么?
A. 忍耐与包容
B. 武侠精神
C. 追求财富
诗人对梅市和兰亭的描写有什么意义?
A. 表达对热闹的向往
B. 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表达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陆游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