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48
商翁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初隐灵芝处,
终逃小橘中。
谁言秦法密,
网不得商翁。
商翁最初躲藏在灵芝的地方,最后却逃到了小橘树中。谁说秦朝的法律严密,竟然网不到商翁这样的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谦,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尤其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诗作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士人常常面临政治的压迫与法律的束缚,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商翁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压迫的反抗。
这首诗以简洁的四句描绘了商翁的隐秘与自由,表面上看似描写商翁躲避法律的过程,实际上却反映了对个体自由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初隐灵芝处,终逃小橘中”展现了商翁的隐蔽与逃避,灵芝作为长生的象征,与小橘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后两句“谁言秦法密,网不得商翁”则是对法律的质疑与反思,尽管秦法严密,却依然无法捕捉到象征自由的商翁。这种对比不仅显示了法律的无能,也传递出一种反叛的精神,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在探讨社会制度与个体自由的关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商翁的隐秘生活,传达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法律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体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表现了对压迫的反叛和对自由的向往,揭示了在严苛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依然可以找到生存之道。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构建了一个关于自由与压迫的复杂关系,反映了诗人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商翁最初躲藏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秦法密”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尽管时代背景不同,但对个体自由与社会压迫的思考在古代诗词中始终存在。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刘克庄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