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1:43
鸦帝曙色尚朦胧,惊起山房梦蝶翁。
始悟区区大槐里,不如栩栩乱花中。
清晨的曙光尚且朦胧,鸟鸣惊醒了山间小屋里的梦中人。
我开始明白,局限于狭窄的环境,远不如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自由自在。
刘克庄,字梦阮,号又轩,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思。
《晓意》作于刘克庄在山间居住时,清晨时分他从梦中醒来,感受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体悟到大自然的自由和丰富。
《晓意》是一首反映诗人清晨醒来时思绪的短诗,诗中通过描写清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鸦帝曙色尚朦胧”,展现了一个静谧的早晨,乌鸦的叫声打破了沉寂,暗示着一天的开始。接着,诗人惊醒于梦中,生动地刻画出梦蝶翁的意境,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第二句中的“始悟”是诗人的领悟之时,反映出一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转变,诗人在此过程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将大槐树与“栩栩乱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大槐树象征着有限的空间,而花丛则代表了生机与自由,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选择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更丰富的生活体验。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哲思,也让人反思自身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向往,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晓意》的作者是谁?
诗中“梦蝶翁”所指为何?
诗中对比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答案: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刘克庄的《晓意》则更注重个人感受与内心的领悟,体现了个体对自然与自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