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34
月暖丝柔。正花枝,鸟语钩辀。斜桥云似粉,合涧水如油。临风却忆少年游。閒踪迹遍旗亭酒楼。如今也,只浅淡眉痕相斗。知否。人感旧。满砌蘼芜,糁绿窗清昼。记得年时,暗曾经处,深巷红栏弱柳。飘尽杨花雨偏肥,摘来梅子春先瘦。怅风光,更消人几遍回首。
在温暖的月光下,轻柔的丝风吹拂。正当花枝吐芬芳,鸟儿欢唱。斜阳下的桥像是被粉色的云彩装点,涧水如油般平静。我在风中回忆起少年时的游玩,闲游的足迹遍布酒楼和亭子。如今,只剩下淡淡的眉痕在心中交织。你可知道?人总是怀念过去。满地的蘼芜,装点着清晨的窗户。记得那年,我们曾在深巷中徘徊,红栏旁的柳树轻盈摇曳。杨花雨飘散,偏显得丰腴,早春的梅子却显得瘦弱。感叹眼前的风光,不禁让人几度回首。
陈维崧(约1620-1680),字仲鸣,号雪楼,清代词人、诗人,擅长词作与诗作,尤其以其婉约清丽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人生感悟,常流露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换巢鸾凤 春感》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在诗中流露出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青春的追忆,反映了人们在变化的社会中对美好过往的追寻与珍惜。
《换巢鸾凤 春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鸟语花香,同时也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以“月暖丝柔”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春日的美好。诗中反复提到的“忆少年游”与“人感旧”,不仅仅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更是对青春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随着情感的逐渐展开,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内心的情感纠葛,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人们的无奈与感伤。诗的后半部分对往昔的具体回忆,如“深巷红栏弱柳”,更使得情感真切而生动。最后的“怅风光,更消人几遍回首”,则是对眼前风景的感叹和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形成了一个情感的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对旧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色与人们对过往的怀念展开,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密切联系。
诗中提到的“月暖丝柔”是形容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临风却忆少年游”中的“少年游”指的是什么?
A. 少年的玩耍
B. 年轻时的游玩经历
C. 青春的幻想
“满砌蘼芜”中的“蘼芜”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怀旧与荒凉
C. 春天的美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