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四时歌》

时间: 2025-05-01 08:12:23

诗句

东风吹月出,照见妾家楼。

荡子从戎去,边霜尚满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2:23

原文展示

子夜四时歌
作者:沈明臣 〔明代〕

东风吹月出,照见妾家楼。
荡子从戎去,边霜尚满头。

白话文翻译

东风吹起月亮,照亮了我的家楼。
远行的男子去从军,头上还沾着边地的霜雪。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夜:午夜,指夜间的某个时刻。
  • 荡子:指离家在外的男子,通常是指年轻人。
  • 从戎:参加军旅,参军作战。
  • 边霜:边陲地区的霜雪,象征严寒与孤独。

典故解析
“荡子从戎”表现出古代士人出征、离家作战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征战频繁的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明臣,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离愁别绪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战乱频繁时期,许多年轻男子被迫离乡从军,诗人借此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充满思念的画面。开头两句,东风和明月的描绘,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离家的男子的思念。诗中“妾家楼”一词,暗示了诗人的身世与情感的脆弱,显得更加感人。接着,诗句转向对“荡子”的描写,表达了对战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在这里,边霜象征着他经历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增强了整体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明亮的月光与冷酷的边地形成鲜明对照,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象,更在透过这些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对命运的感慨。可以说,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吹月出”:用东风的吹拂来引出明月,展现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景象。
  2. “照见妾家楼”:明月照亮了诗人的家,体现了家乡的温暖与思念。
  3. “荡子从戎去”:转向对远行者的叙述,表达了对他的关心与思念。
  4. “边霜尚满头”:描绘远行者的艰辛,暗示他在边疆的困苦与寒冷。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呼应,构成一种对称美。
  • 意象:明月、东风、边霜等意象,营造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愁别绪为主线,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士艰辛生活的同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生机。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团圆。
  • 边霜:象征着艰苦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荡子”指的是:
    A. 在家的人
    B. 离家在外的年轻男子
    C. 农民
    D. 老人

  2. “边霜”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美好
    C. 严寒与孤独
    D. 春天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为直接,而《子夜四时歌》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更为细腻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南柯子 次韵卫立礼春街蹋月 南柯子(苦雨) 南柯子(秀叔娶妇不令人知,) 瑞鹧鸪 瑞鹧鸪 出歌姬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临鸾常恁整妆梅 瑞鹧鸪 过杨柳渡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绝世佳人 方寸地 包含迩的词语有哪些 瑞雪兆丰年 家谕户晓 带结尾的成语 列祖列宗 米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恼杀 竹蛇 自取其咎 响像 俭节 欠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