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梅山送牡丹二首》

时间: 2025-04-28 08:33:42

诗句

姚根魏拨两京贵,蜀本黟枝南度春。

今日东风为谁好,花香不到独醒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33:42

原文展示

次韵梅山送牡丹二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姚根魏拨两京贵,
蜀本黟枝南度春。
今日东风为谁好,
花香不到独醒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作者的感慨。前两句提到的是名门望族的子弟,表明他们在京城中的荣华富贵;而“蜀本黟枝南度春”则暗示了牡丹花是从蜀地而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然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叹,东风的到来似乎是为了谁而好,然而这美好的花香却只落在独自清醒的人身上,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

注释

  • 姚根:指代姚氏家族,历史上有名望的家族。
  • 魏拨:指魏氏家族,亦为名门望族。
  • :指四川,因其盛产牡丹而闻名。
  • :指黟县,因其盛产优质的黑色油菜而著称。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独醒人:一个独自清醒的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却又无法参与其中。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风”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古人对东风的感知往往与自然变化、生命复苏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坛上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牡丹花盛开的时节,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春日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和牡丹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前半部分提到的“姚根魏拨”暗示了社会的繁华与富贵,而“蜀本黟枝南度春”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诗人用“今日东风为谁好”来探讨春天的意义,似乎在反思春风带来的美好是否能被每一个人所享受。最后一句“花香不到独醒人”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无奈,尽管春天的美好依然存在,但身处其中的人却感到与之无缘。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显示了人们在美好景象面前的无力感,仿佛在说,无论外界多么美丽,内心的孤独与觉醒却是难以改变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姚根魏拨两京贵”:描述了名门望族的荣耀。
    • “蜀本黟枝南度春”:牡丹从蜀地而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 “今日东风为谁好”:春风带来的美好,究竟是为谁而好。
    • “花香不到独醒人”:花香虽美,却只为那些清醒的人所感受。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为谁好”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与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牡丹:作为春天的代表,象征着富贵与美好。
  • 独醒人:象征着内心的觉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姚根”与“魏拨”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名门望族
    C. 一种春花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与希望
    B. 孤独与无奈
    C. 喜悦与幸福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杜甫《丽人行》

诗词对比: 陈著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在对春天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地表现了对春夜美景的欣赏,而陈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寄题芜湖韦深道所居二首 其一 寄傲轩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再用硕夫韵二首 次韵张嵇仲侍郎 滴滴金·广平未拚心如铁 十样花 其四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秋晚十咏·怀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恢恑憰怪 一统天下 智圆行方 黹字旁的字 架累 明道指钗 交开头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新媒体 发蒙启滞 公货 豪纤 果然如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