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双河晚眺》

时间: 2025-05-02 13:09:33

诗句

垂杨风卷乱藏鸦,绿树重遮一两家。

落日千峰山色远,平沙十里雁行斜。

断桥溅溅闻流水,曲径纷纷衬碧霞。

踏月归来钟已动,柴扉半掩露墙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9:33

原文展示:

垂杨风卷乱藏鸦,
绿树重遮一两家。
落日千峰山色远,
平沙十里雁行斜。
断桥溅溅闻流水,
曲径纷纷衬碧霞。
踏月归来钟已动,
柴扉半掩露墙花。

白话文翻译:

垂柳在风中摇曳,藏在树丛中的乌鸦乱飞;
绿树繁茂,遮住了几户人家。
落日映照下,远处千峰的山色逐渐消失,
平沙滩上,雁群斜行,似乎在归巢。
断桥上水流潺潺,声音清脆,
曲折的小路衬托着碧蓝的晚霞。
我踏着月光归来,钟声已经敲响,
柴门半掩,露出墙边的花朵。

注释:

  • 垂杨:指垂柳,常用来描写春天的温柔与闲适。
  • 藏鸦:藏着的乌鸦,暗示环境的静谧与生活的隐秘。
  • 重遮:浓密的树木遮挡,显示出自然的繁茂。
  • 落日:日落时分,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宁静。
  • 千峰:远处的高山,给人以辽阔的感觉。
  • 平沙:平坦的沙滩,意象开阔。
  • 雁行斜:雁群成行,斜飞,表现出归家的意象。
  • 断桥:桥的一部分缺失,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溅溅:水声,形容流水的清脆。
  • 曲径:弯曲的小路,增添了情景的层次感。
  • 碧霞:蓝色的晚霞,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 踏月归来:借月光归来,表现出宁静与悠闲。
  • 钟已动:钟声响起,暗示时间的流逝。
  • 柴扉:木制的门,反映出家居的朴素。
  • 露墙花:墙边的花朵,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亲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亮采,生于清代,江苏人,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倪亮采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双河晚眺》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游山玩水、吟咏自然的风潮。诗人通过描绘双河的晚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歌鉴赏:

《双河晚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双河的傍晚景象。诗的开头“垂杨风卷乱藏鸦”,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展现出春风拂柳的柔情与自然的生机。接着“绿树重遮一两家”,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中的隐秘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落日千峰山色远”和“平沙十里雁行斜”展现了更为辽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感觉。特别是“落日”这一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令人不禁思索。

“断桥溅溅闻流水,曲径纷纷衬碧霞”描绘了诗人漫步在自然中的情景,既有水声的清脆,又有小路与晚霞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美的氛围,令人陶醉其中。最后两句“踏月归来钟已动,柴扉半掩露墙花”则将诗人归家的情景融入自然之中,既展现了对家的依恋,也表达了生活的安宁。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垂杨风卷乱藏鸦:春风拂动垂柳,乌鸦在树丛中乱飞,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2. 绿树重遮一两家:浓密的绿树遮住了几户人家,暗示生活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的人们的隐秘。
  3. 落日千峰山色远:夕阳西下,远处的山峰色彩渐淡,表现出日落时的宁静与辽阔。
  4. 平沙十里雁行斜:在宽广的沙滩上,雁群斜飞,暗示着归家的意象,给人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5. 断桥溅溅闻流水:隐约听到水流声,表达出自然的灵动与流动。
  6. 曲径纷纷衬碧霞:曲折的小路与晚霞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7. 踏月归来钟已动:在月光下归来,钟声响起,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
  8. 柴扉半掩露墙花:柴门半掩,露出墙边的花朵,表现出生活的朴素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桥溅溅”,形象地描绘出流水声的清脆。
  • 拟人:如“垂杨风卷”,将柳树拟人化,传达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落日千峰山色远,平沙十里雁行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双河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温柔。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雁行:象征归属与团圆。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碧霞: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春雨
    B. 晚霞
    C. 暴风雪
    D. 秋风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两句提到“柴扉半掩露墙花”,表达出诗人对__的依恋。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喧闹繁华的城市。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使至塞上》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使至塞上》,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王维的诗多描绘山水的壮丽,而倪亮采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细节与宁静的氛围,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均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全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修辞手法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六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五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四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一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九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八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七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六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均的成语 括结 破绽 寸字旁的字 有口无心 克字旁的字 刺美 疲于奔命 尢字旁的字 披古通今 降冕 撼地摇天 媚结尾的成语 劬劳之恩 包含诳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轴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