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42
鹤冲天 题莼鲛小像,和葆馚原韵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西江晚渚。月白天青处。咏史记曾听,袁闳句。
羡才华绣虎,却待诏金门住。退朝鹓鹭侣。
黄绢新词,题遍楚兰吴苎。潘年未暮。
肯放投竿去。禄米比侏儒犹堪煮。
染汉南柳色,有一片龙池雨。
烟波余久许。尺幅霜绡,惹起鉴湖千绪。
在西江的晚霞之中,月光洒在天空和大地之间。曾经听过咏史的诗句,袁闳的句子让我感慨万千。羡慕才华横溢的人如同绣虎,但却要在金门静待时机。朝退时与鹓鹭为伴,写下新词在黄绢上,题遍楚兰和吴苎。潘年尚未暮年,怎肯放下钓竿离去?禄米的丰盈比侏儒仍可炊煮。南汉柳树的颜色染成了雨水,像龙池的清雨。烟波依旧,尺幅的霜绡,勾起了我对鉴湖的千般愁绪。
龚鼎孳,明代诗人,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其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及对自然的热爱有关。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志向的思考。
《鹤冲天》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历史典故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以“西江晚渚”描绘出宁静的自然场景,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
在描写中,诗人通过引用袁闳的诗句,表达出对历史诗人的敬仰,展现了对才华的羡慕之情。诗中“羡才华绣虎,却待诏金门住”一句,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认同和对未来机会的期待,这种期待与现实的矛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如“退朝鹓鹭侣”,则通过优雅的鸟类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禄米比侏儒犹堪煮”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繁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不愿放弃理想和追求的决心。
最后,诗人用“烟波余久许”回归自然,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思考的画面。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汇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历史诗人是谁?
A. 李白
B. 袁闳
C. 白居易
D. 杜甫
“羡才华绣虎”中的“绣虎”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有才华的人
C. 生活的艰辛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A. 黄绢
B. 鹓鹭
C. 龙池雨
D. 西江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龚鼎孳的《鹤冲天》在意象上更为细腻,情感表达更为内敛。李白的诗歌更显豪放,而龚鼎孳则多了一份沉静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