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43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祗也。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这人究竟是谁?他的内心真是艰难。为什么他离开我的家,不愿进门呢?又是谁在跟随他?就像那狂暴的乌云。两人同行,究竟是谁带来了这场祸患?为什么他离开我的家,不来慰问我?最初的你不如现在,云又何能与我相见?他为何离开我的陈国?我听到他的声音,却看不见他的身影。他不愧对人吗?不畏惧于天吗?这人究竟是谁?就像是飘浮的风。为何不从北方来?为何不从南方来?他为何离开我的家?只是搅扰了我的心。你安然行走,也无暇停留。你匆匆行走,连车都不顾了。一个人来了,怎么会如此惊讶?你再回头进来,我的心便容易了。如果你再不进来,是否就难以知晓呢?一个人来了,让我感到安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你们如同贯穿一般,难道不知我?拿出这三件乐器,来诅咒你。若为鬼怪、妖邪,则无从得知。有面有目,看人却无尽头。作这美妙的歌曲,以此表达反复的心情。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是指当时两位音乐家的名字,代表音乐的高雅与追求,反映了对文化艺术的向往。
《小雅·何人斯》作者不详,属于《诗经》中的一篇,先秦时期的作品。此时,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社会风俗、政治情感的反映。
该诗创作于春秋时期,社交活动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诗中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迷茫与思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受。
《小雅·何人斯》以抒情为主,围绕一个神秘的人物展开,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疑惑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反复提问,显示出一种焦虑和不安,似乎暗示着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心的难测。通过比喻“彼何人斯”,诗人对这个人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对他的关心,另一方面又是对他行为的不解。
诗中提到的“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传达出一种渴望与失落的情感。人离开了,留下的只是孤独的思念。尤其是“我闻其声,不见其身”,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空虚与无奈。
另外,诗中提及的乐器和音乐,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美好,却也显得有些苍白,反衬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缺失。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激发读者对人际关系、情感纽带的反思。
整首诗围绕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人心难测和社会变迁的沉思。
诗中“何人斯”指的是:
A. 一个陌生人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自己
D. 无法确定
答案:D
“胡逝我梁”表达了:
A. 失望与孤独
B. 快乐与欢笑
C. 对文化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A
诗中提及的乐器是:
A. 笛子
B. 埙、篪
C. 钢琴
D. 吉他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