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4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41:36
铜台金谷总堪伤,昔日繁华已就荒。
香入燕泥添旧垒,影归鸾镜作残妆。
帘栊飞絮随春老,庭院游丝共日长。
闻说仙葩能不谢,谁从海外觅奇方。
这首诗写道,铜台和金谷的景象总是令人感伤,往昔的繁华如今已变成荒凉。花香飘入燕泥中,为旧垒增添了几分幽香;影子映入鸾镜里,犹如残妆。帘子上的飞絮随着春天的逝去而变老,庭院里的游丝伴随着日子的延长而悠扬。听说那仙花可以常开不谢,谁能从海外寻觅到这样奇妙的事物呢?
申时行(1511年-1559年),字子贞,号秋水,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感情和生动的意象描绘生活和自然。
《落花八首》是申时行在对过往繁华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中创作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时代背景上,明代社会风气逐渐趋于浮华,诗人通过对春花落尽的描写,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诗人通过对古代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惋惜之情。开头两句用“铜台金谷”勾勒出昔日的繁华,而“已就荒”则将这种繁华与现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和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同时,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同时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铜台金谷”象征什么?
A. 繁华与美好
B. 荒凉与贫困
C. 乡愁与思念
“闻说仙葩能不谢”中的“仙葩”指的是什么?
A. 仙人的食物
B. 不凋谢的花
C. 传奇的故事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申时行的《落花八首 其一》更注重对感情的细腻描写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氛围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悲伤而细腻,后者则豪放而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