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55:53
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
这片宝贵的土地在山峰上拔地而起,香台与天河相连。我渐渐感到通往真理的道路近在咫尺,才明白世俗的忙碌是多么劳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及的“香台”和“汉”可与古代天文和宗教信仰相关,表现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卢照邻,字景升,号景升,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49年,卒于公元710年。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尤其在描写自然环境与人类心灵关系上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卢照邻游览昌化山精舍时,受山水环境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与对人世劳作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与追求真理的渴望。
《游昌化山精舍》是一首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世浮华的反思之作。诗的开头,通过“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的描绘,展现了昌化山的壮美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接下来的“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则将目光从自然风光转向内心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在美丽的自然面前,世俗的忙碌与烦恼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在此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也反映了对人世繁杂的无奈与深思,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哲理。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唐代诗人追求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及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宝地”“香台”的对仗和“乘峰出”“接汉高”的意象对比,使整首诗在结构上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对世俗繁忙的反思,传达了追求真理与内心宁静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世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宝地”主要指什么?
“稍觉真途近”意为?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人世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卢照邻的《游昌化山精舍》更多地强调了对人世繁忙的感慨,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