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许康佐诗)》

时间: 2025-04-26 21:43:57

诗句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

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

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

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

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57

原文展示:

赋得白云起封中
作者: 张嗣初 〔唐代〕

英英白云起,
呈瑞出封中。
表圣宁因地,
逢时岂待风。
浮光弥皎洁,
流影更冲融。
自叶尧年美,
谁云汉日同。
金泥光乍掩,
玉检气潜通。
欲与非烟并,
亭亭不散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自封印中升起的景象,象征着吉祥的兆头。云的出现使得圣明的气象充盈大地,难道还需要风来助力?那浮光闪烁,洁白无瑕的光影交融而流动。自古尧舜之年,何曾有谁能说汉代的阳光与此同辉?金色的泥土光辉忽然被遮掩,玉石的气息悄然相通。诗人渴望与那非烟的景象并肩而立,然而却又在空中独立不散。


注释:

  • 英英:形容云彩的美丽,轻盈。
  • 呈瑞:呈现出吉祥的象征。
  • 表圣宁:表达了圣明的气象。
  • 浮光:浮动的光亮。
  • 弥皎洁:更加明亮洁白。
  • 流影:流动的影子。
  • 金泥:指金色的泥土,象征华美。
  • 玉检:指玉石,象征高洁的气质。
  •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尧年: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象征着太平盛世。
  • 汉日:指汉代的光辉,代表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嗣初,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著称。生活在唐朝盛世,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繁荣的影响,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国家经济繁荣,民生安定。诗人借助白云的描写,表达对国家安宁和吉祥的期盼,反映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赋得白云起封中》通过生动的云景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美好祝愿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注。开头“英英白云起”,便是以云为引,展现出一种轻灵的美感,紧接着提到“呈瑞出封中”,则将白云与吉祥的象征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

诗中“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描绘了光影交融的美妙状态,细腻而又充满活力。而后“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则是以尧舜年间的和谐与汉代的辉煌进行对比,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最后几句通过“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描绘出一种神秘而高洁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同时,结尾“亭亭不散空”则是对诗意的升华,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及丰富的意象,体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英英白云起:云彩轻盈地升起,展现出一种美丽的景象。
  2. 呈瑞出封中:白云从封印中升起,象征着吉祥的预兆。
  3. 表圣宁因地:圣明的气象因大地而显现。
  4. 逢时岂待风:在适当的时机,难道还需要风来助力?
  5. 浮光弥皎洁:光影浮动,更显得明亮洁白。
  6. 流影更冲融:流动的影子交融在一起,充满活力。
  7. 自叶尧年美:自古尧舜之年就美好。
  8. 谁云汉日同:谁能说汉代的阳光与此同辉?
  9. 金泥光乍掩:金色的泥土光辉突然被遮掩。
  10. 玉检气潜通:玉石的气息悄然相通,象征纯洁。
  11. 欲与非烟并:渴望与那非烟的景象并肩而立。
  12. 亭亭不散空:然而却在空中独立不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吉祥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国家安宁与繁荣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情感丰富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和吉祥。
  • :吉祥的预兆,代表美好的愿望。
  • 金泥:代表富贵与华美的象征。
  • 玉检:象征高洁与纯美。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吉祥
    b) 迷茫与困惑
    c) 哀伤与失落

  2. “浮光弥皎洁”中的“浮光”指的是什么? a) 细雨
    b) 光影
    c) 烟雾

  3. 诗中提到的“尧年”代表什么? a) 一段历史
    b) 一种理想
    c) 一种美好状态

答案:

  1. a) 自由与吉祥
  2. b) 光影
  3. a) 一段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与《赋得白云起封中》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前者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展现胸怀壮志,后者则通过云的描写表达对吉祥与和平的期待。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查询

和子瞻濠州七绝 涂山 入峡 过兴教赠钊上人 老柏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従事邵光 襄阳古乐府二首 其二 襄阳乐 病愈二首 其一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其三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因循苟且 包含窜的词语有哪些 坐戒垂堂 見字旁的字 各不相下 龜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两般三样 陶淬 踵结尾的成语 卝字旁的字 丰屋生灾 积讹成蠹 星聚 包含刷的词语有哪些 两栖动物 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险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