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欧阳宜人》

时间: 2025-04-26 06:26:00

诗句

渤海家声赫,先朝御史孙。

霞冠宜象服,腰笏拥鱼轩。

五福寿尤贵,两儿名更喧。

惟嗟汉阳远,不及问平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6:00

原文展示:

挽欧阳宜人
作者: 王庭圭 〔宋代〕

渤海家声赫,先朝御史孙。
霞冠宜象服,腰笏拥鱼轩。
五福寿尤贵,两儿名更喧。
惟嗟汉阳远,不及问平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追忆了欧阳宜人的显赫家世,提到他的祖父曾担任过御史,家声显赫。诗中描绘了他身穿华丽的服饰,腰间佩戴着权杖,显得非常威风凛凛。诗人感叹他所拥有的五福和长寿是多么珍贵,还有两个儿子名声在外。然而,诗人感到遗憾的是,汉阳距离太远,无法及时得知他的冤屈是否得以平反。

注释:

  • 渤海: 指渤海地区,象征显赫的家世。
  • 家声赫: 家族声望显赫。
  • 御史: 古代官职,负责监察百官。
  • 霞冠: 指华丽的冠帽,象征荣华富贵的装束。
  • 鱼轩: 可能指代一种官员所用的座椅或装饰。
  • 五福: 五种幸福,象征长寿、富贵、安康、好德、善终。
  • 汉阳: 地名,指汉阳,距离较远,是诗人感叹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庭圭,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王庭圭对欧阳宜人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其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与命运不公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挽欧阳宜人》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亡诗,诗中通过对欧阳宜人出身、地位、家世的描绘,展现了他生前的荣耀与成就,反映出社会对名望与地位的重视。开头两句直接交代了他显赫的家世与高官背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他身穿华服腰佩权杖的威仪,展现出一种尊贵的形象。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惋惜,表达出一种无法平反冤屈的无奈和失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不公。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在哀悼中透出一丝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与对命运无常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渤海家声赫: 描述了欧阳家族的显赫声望,传达出一种自豪感。
    • 先朝御史孙: 直接指出他是曾任御史的人的孙子,强调其家世底蕴。
    • 霞冠宜象服: 描绘了他的华美装束,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
    • 腰笏拥鱼轩: 此句进一步强调其身份地位的象征。
    • 五福寿尤贵: 体现出对生命与幸福的追求。
    • 两儿名更喧: 说明他的子嗣也声名显赫,家族传承。
    • 惟嗟汉阳远: 表达出对远方亲友的关心与惋惜。
    • 不及问平反: 无法得知其冤屈是否得以平反,反映出身处社会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 全诗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增强。
    • 比喻: 通过“霞冠”、“鱼轩”等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甚至对命运的不公感到哀伤。

意象分析:

  • 渤海: 象征着显赫的家世与荣耀。
  • 霞冠、象服: 代表着尊贵与荣华的象征。
  • 五福: 代表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汉阳: 表达了距离与无奈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欧阳宜人的家世如何?

    • A. 普通
    • B. 显赫
    • C. 贵族
    • D. 农民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五福”代表着____、富贵、安康、好德、善终。

  3. 判断题: 诗人对欧阳宜人的感情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1. B
  2. 长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挽李白》: 另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王庭圭的《挽欧阳宜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王庭圭的诗更侧重于家世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详细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与生平。
  • 《古诗文鉴赏辞典》: 提供了古诗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曲江对雨 春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武侯庙 望岳三首·其二 冬至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岁暮 端午日赐衣 望岳三首·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家鬻子 两制 非字旁的字 达官贵人 覆车之辙 符桩 绢帛 鬲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苦尽甘来 劳烈 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临渊结网 辅料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