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37
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
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
肃肃闻哀雁,悠悠付浊醪。
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未了亲事而不愿辞去行役的辛劳。他身处异地,孤独地守护着江涛的宁静。听到哀雁的哀鸣,心情也随之沉重,仿佛把自己的哀愁都化入混浊的酒中。诗人无心去寻求快乐,只能和友人一起默默地流泪,怀念着荆高的往昔。
陈曾寿,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字子华,号青丘,浙江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处异地、面临离别之际。诗人因未完成的亲人之事而感到心情沉重,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苦涩感受。
《舟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直接表露了诗人因未了的亲人事务而不愿辞去辛苦工作的心情,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坚守。接着,诗人用“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描绘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仿佛江涛的守护者,但内心却是无比寂寞。听到哀雁的声音,心中泛起了愁绪,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的后两句“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更是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无心寻求快乐,反而与友人一起流泪,共同怀念往昔的美好,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引发对人际关系和亲情的深思。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舟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孤独的诗,更是对人类情感脆弱性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歌围绕着孤独、离别与思念展开,传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人在外漂泊时的无奈与孤独。
陈曾寿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孤枕捍江涛”中的“孤枕”意指什么?
a) 寂寞
b) 酒
c) 朋友
诗中“无心取相乐”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忧伤
c) 希望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对比,陈曾寿的《舟中》更显细腻,展示了个人情感的深邃,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气势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