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43
环枢堂上迟明来,要向花前不放杯。只恐狂风无顾藉,尽将春色委苍苔。
在环枢堂上等待天色微明,想要在花前畅饮而不放下酒杯。只怕狂风无情不顾,尽将春色都抛洒在苍苔之上。
"春色"与"狂风"的对比,常在诗中用以表现春天的脆弱与短暂。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珍惜与忧虑。
张翥,元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优雅。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可能在环枢堂中聚会,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但又对自然的无情变幻感到忧虑。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张翥的《幼闇宗师以诗招赏海棠文申有诗见约次韵 其二》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与思索。诗的开头以“迟明来”引入,恰如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诗人渴望在花前饮酒,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种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花海之中。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而担忧狂风的到来,担心这美好的春色会在瞬间消逝,化为苍苔之下的无形。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突显了春天的脆弱与易逝。诗人在享受春景的同时,也不忘思考生命的无常,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在意象上也很讲究,环枢堂、花前、狂风、苍苔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既有欢快的饮酒之乐,也有对春天逝去的惋惜,情感丰富而深刻。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既有欢快又有忧虑,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环枢堂”主要代表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狂风无顾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__。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完全乐观的。 (对/错)
对比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关注春雨对生活的滋润,而张翥则对春光的脆弱和短暂更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