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41:39
椒屯墟
作者: 黄伯厚 〔宋代〕
乔水村墟十里秋,
渔盐微利竞蝇头。
平坡浅草眠黄犊,
小渚轻波泛白鸥。
竹外富喧山市散,
柳阴人醉酒旗收。
清幽仿佛西湖上,
惆怅归来独倚楼。
在乔水村的集市上,十里秋色如画,渔民和盐商微薄的利润却像蝇头般争斗着。平坦的坡地上,浅草上卧着黄犊,水边的小沙洲上,轻波荡漾,白鸥在上面飞翔。竹林外,喧闹的市声渐散,柳树的阴影下,醉酒的人们收起了酒旗。清幽的景致仿佛是在西湖上,我惆怅地归来,只能独自倚在楼上。
作者介绍:黄伯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民俗生活,表达对乡土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间烟火气和宁静生活的珍视,同时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
《椒屯墟》以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农村集市的秋日景象,展现了宋代农村的生活图景。诗的开头“乔水村墟十里秋”,通过“十里秋”这一意象,勾勒出秋天的广阔与丰饶,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的感受。接着,作者将目光聚焦在渔盐商贩的微薄利润上,反映出经济的艰难与人们生活的不易,呈现出一种社会现实的沉重感。
“平坡浅草眠黄犊,小渚轻波泛白鸥”,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描绘出农村宁静的秋日景象。黄犊在浅草上安静休憩,小沙洲上白鸥轻轻滑过,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给人以宁静的享受。接下来的“竹外富喧山市散,柳阴人醉酒旗收”,则描绘了集市的热闹与结束后的宁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与流转。
最后两句“清幽仿佛西湖上,惆怅归来独倚楼”,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在归来的路上,感受到一种清幽的孤独,与西湖的美景相提并论,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这种情感在诗中贯穿始终,使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又有情感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惆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代的诗人?
“渔盐微利竞蝇头”中的“蝇头”比喻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