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29:19
《书生叹》
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
卖浆卖饼活有余,
夜归无事唤俦侣,
醉倒往往眠街衢。
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鉏,
丁字不识称农夫,
筋力虽劳忧患少,
春秋社饮常欢娱。
可怜秀才最误计,
一生衣食囊中书,
声名才出众毁集,
中道不复能他图,
抱书饿死在空谷,
人虽可罪汝亦愚。
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
曼倩岂即贤侏儒!
你难道没有看到城里那些小孩,虽然计较却也能生存,
卖浆卖饼的生意还是不错,
夜晚无事时叫上朋友,
喝醉了常常就在街头睡去。
你又难道没有看到田头的男子,手握锄头,
连“丁”字都不识,却称得上农夫,
虽然辛苦,但忧虑却少,
春秋社饮时常欢快游戏。
可怜那些读书人最是误算,
一生的衣食都在书本里,
声名才华虽出众,却毁于众人之口,
中途再也无法另图出路,
抱着书本在空谷中饿死,
人虽可怜,但你也是愚蠢。
呜呼,人虽可怜,但你也是愚蠢,
曼倩难道真的是贤良的侏儒吗!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沧桑,诗风豪放,常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书生叹》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外敌入侵之时。陆游通过对比读书人和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抒发了对读书人命运的感慨。
《书生叹》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城市小儿的生计与田间农夫的生活进行对照,表现出读书人的困境。诗中描绘的景象生动而真实,表现出对于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和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反思。陆游在诗中表现出他对读书人不如农夫安逸的生活状态的惋惜,强调了知识与生存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最后两句,既是对读书人命运的无奈叹息,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陆游希望读书人能够更关注现实,避免陷入空谈的境地,真正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读书人命运的反思,强调知识与生活的割裂,呼唤知识分子应更关注现实,深入社会。
诗中提到的城市小儿是如何生存的?
a) 卖浆和卖饼
b) 读书
c) 做官
诗中农夫的特点是什么?
a) 知识渊博
b) 劳动辛苦但忧虑少
c) 生活富裕
“可怜秀才最误计”中的“误计”指的是什么?
a) 读书人误认为读书能改变命运
b) 农夫误认为土地能致富
c) 小儿误认为玩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