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9:19
八声甘州 南海泛舟用今释澹归韵
伴沙鸥弄影海波中,刹那已千年。任珊瑚红褪,蓬瀛翠减,攲枕樽前。蜃幻迷离淡霭,恍听隔林鹃。何处幽云起,风自泠然。我欲披襟高咏,怕鲛人暗泣,泪似珠圆。甚苞桑枯后,尘劫总连连。便精诚真如冤鸟,又怎知终古孽难填。舟容与,恁低徊久,更待谁怜。
在海波中,沙鸥掠影,仿佛这一瞬间已是千年。任凭珊瑚的红色褪去,蓬瀛的翠色减淡,倚靠在酒樽前。蜃的幻影在淡淡的雾霭中迷离,似乎听见林间传来的杜鹃声。不知幽云何处升起,阵阵清风自凉而来。我想披衣高歌,然而却怕鲛人会暗自哭泣,那泪水似珠般圆润。即使桑树枯萎后,尘世的劫难仍然不断。即便真诚如冤鸟,又怎能知道那古老的孽缘难以填补。船儿在这儿低徘徊,究竟还待谁来怜惜呢?
作者介绍: 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元素,常用古典的意象表达当代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现代,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有关。海洋象征着广阔的心灵与情感,而沙鸥的轻盈则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八声甘州 南海泛舟用今释澹归韵》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开篇以“伴沙鸥弄影海波中”引入,生动描绘了海边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以“刹那已千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的感慨,令人思绪飞扬。
“任珊瑚红褪,蓬瀛翠减”,这一句中,珊瑚与蓬瀛的意象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衰退,透出一种惆怅和无奈。接着,诗人引入“蜃幻迷离淡霭”,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迷离的境界,似乎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何处幽云起,风自泠然”,此处描绘的清风与幽云,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我欲披襟高咏”表达了对自由和高歌的渴望,但又被“怕鲛人暗泣”所牵绊,显得脆弱而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事物衰退的惋惜,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而细腻,反映出人面对生活无常的深思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沙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鲛人”暗喻什么?
诗中“泪似珠圆”使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