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26:43
乍东窗报晓见曈昽,秋阳色弥鲜。
看阶前小草,更回生意,清露珠圆。
犹自惊魂未定,结习总难捐。
忏尽多生业,个向谁边。
大好风光到眼,愿辛勤忘我,奋厉无前。
信工人阶级,最是重才贤。
把诗家从头细数,叹不为奸佞即颠连。
归依党冀重胎后,更与加鞭。
晨曦初现,我在东窗前看到曙光,秋日阳光愈加明亮。
看着台阶前的小草,依然焕发生机,露珠圆润。
我仍然感到心惊胆战,习惯的束缚难以摆脱。
过去的罪业已尽,但我该向谁倾诉呢?
美好的风光映入眼帘,我愿意忘却自己,积极向前。
我相信工人阶级,最重视人才与贤士。
一一列举那些诗人,感叹他们不与奸佞为伍。
归依党派,希望在重整旗鼓后,能更加努力。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工人阶级与诗人自我反思的主题,反映了时代背景中对社会进步与个人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诗人,原名龙绍华,字子华,号榆生,擅长诗词,尤其在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工人阶级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清晨,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感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这首诗在结构上虽然简洁,但情感深邃。开头两句描绘了秋晨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个人内心的挣扎,表现出对过去的忏悔与对未来的期盼。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复杂,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自我的反思。诗人对工人阶级的信任和对人才的重视,显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期望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整体来看,诗歌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社会层面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变革的关注,以及对工人阶级的重视,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乍东窗报晓”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结束
C. 忧伤
D. 迷茫
诗人对工人阶级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信任与重视
C. 感到失望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