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24:01
八声甘州 吊雷峰塔并序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问金轮持世到何年,微尘碎虚空。
定露盘飞去,东莱海上,收影龙宫。
几许冥搜俯仰,遗构跨苍穹。
零落汾阴意,聊抵登封。
又是兵戈满眼,溯钧天梦破,草草沙虫。
费三生屐齿,同听一楼钟。
瘗蓬蒿难寻珠镬,任万鸦回阵噪西风。
空凭付,哀湍斜照,指点衰翁。
这首诗在问金轮(象征权力或统治)掌握世界到何年,微尘(象征渺小)在虚空中破碎。月光照耀着飞去,东莱海上(象征遥远的地方),刻画出龙宫的影子。多少次冥想俯视和仰望,遗留下的建筑跨越苍穹。汾河的阴影意象散落,勉强抵达登封(象征高处)。如今战乱映入眼帘,追溯着天梦的破碎,草草的沙虫飞舞。费尽三生的足迹,和你同听楼上的钟声。埋葬的蓬蒿难以寻得珠镬(象征珍贵),任凭万只乌鸦在西风中回阵喧闹。只能空自依靠,哀伤的湍流在斜阳中照耀,指点着衰老的老人。
陈方恪(生卒年不详),清代著名诗人,字子华,号寒碧,擅长诗词及散文。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为清朝中期,国家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作者通过对雷峰塔的吊唁,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八声甘州 吊雷峰塔并序》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历史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雷峰塔及其周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开头以“问金轮持世到何年,微尘碎虚空”引入,瞬间拉开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金轮象征着权力的无常,而微尘则表现出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在这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关注的不是个人的成败,而是整个历史的流转与变迁。
接着,诗人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东莱海,融合了梦幻与现实的意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随着“又是兵戈满眼”的转折,现实的残酷与历史的悲剧映入眼帘,形成强烈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沉。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观察,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悟,诗歌传达出一种悲凉而又充满哲理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引发对生命、历史、时间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历史的无常、权力的变迁以及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奈,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哲理思考。
“金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权力与统治
C. 个人情感
D. 历史遗迹
“微尘碎虚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D.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登封”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人民的幸福
C. 追求的理想与美好
D. 历史的沉淀
答案:1-B,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