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巫山一段云》

时间: 2025-05-07 09:01:44

诗句

醉卧琉璃帐,闲看翡翠帘。

自然俗虑绝毫纤。

宝鼎玉花添。

爇起心香性炷。

引动麟飞凤舞。

龙蟠虎绕戏神珠。

丹结赴仙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44

原文展示:

巫山一段云
作者: 马钰 〔元代〕

醉卧琉璃帐,闲看翡翠帘。
自然俗虑绝毫纤。
宝鼎玉花添。
爇起心香性炷。
引动麟飞凤舞。
龙蟠虎绕戏神珠。
丹结赴仙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境界:我醉卧在琉璃的帐篷里,悠闲地看着翡翠色的窗帘。心中自然没有了世俗的烦恼和琐屑。宝鼎上添了玉花,心香的香料燃起,吸引着神兽飞舞,龙在盘绕,虎在嬉戏,神珠在其中游玩。最终,丹药的结晶引领我奔赴仙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琉璃帐:用琉璃制成的帐篷,象征华丽与舒适。
  • 翡翠帘:用翡翠色的布帘,象征高贵、优雅。
  • 俗虑:世俗的烦恼与忧虑。
  • 宝鼎玉花:指供奉的鼎和装饰的花,象征神圣与美好。
  • 心香性炷:心中燃起的香,象征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 麟、凤、龙、虎:四灵,象征祥瑞与神秘。
  • 丹结:指修炼成的丹药,象征追求长生与超脱。

典故解析

  • 龙蟠虎绕:出自古代对龙与虎的崇拜,象征力量与神秘。
  • 赴仙都:指追求仙境,反映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一个道教文化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善于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马钰追求超脱与长生的心路历程中,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以其轻松悠然的气氛,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超脱的追求。诗中通过“醉卧琉璃帐”和“闲看翡翠帘”两句,传达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与内心的平和。接下来的“自然俗虑绝毫纤”一句,则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似乎在说,心中没有了世俗的牵绊,只有纯净的自我。

随着诗歌的深入,宝鼎与玉花的描绘象征着一种美好与神圣的境界,心香的燃起更是引发了神兽的飞舞,展现了一个充满灵性与神秘的场景。龙与虎的交织,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在描绘一个理想的境界时,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卧琉璃帐:指在华丽的帐篷中酣睡,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2. 闲看翡翠帘:悠闲地观看窗帘,象征闲适生活。
  3. 自然俗虑绝毫纤:心中没有了任何世俗的烦恼,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4. 宝鼎玉花添:象征着神圣与美好,暗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5. 爇起心香性炷:内心的香火燃起,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6. 引动麟飞凤舞:神兽的飞舞引起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7. 龙蟠虎绕戏神珠:龙与虎的嬉戏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机。
  8. 丹结赴仙都:追求长生与超脱,反映出道教文化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状态比作醉卧,表现出放松与宁静。
  • 拟人:将龙、虎等神兽赋予行为,生动形象。
  • 对仗:如“龙蟠虎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理想境界的追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琉璃:象征华丽与高贵。
  • 翡翠:象征优雅与清新。
  • 龙、凤、麟、虎:象征神秘与力量。
  • 宝鼎、玉花:象征神圣与美好。
  • 丹药:象征长生与超脱。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生命与灵性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醉卧琉璃帐”中的“琉璃”象征什么?
    A. 清澈的水
    B. 华丽与舒适
    C. 朴素与简单

  2. “龙蟠虎绕戏神珠”中的“龙”和“虎”象征什么?
    A. 祥和
    B. 力量与神秘
    C. 和平

  3.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名利
    B. 超脱与宁静
    C. 荣华富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马钰的《巫山一段云》更加内敛,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李白则通过更为奔放的描绘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放的情感。两者虽同样追求理想境界,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以上便是对《巫山一段云》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

相关查询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 送沈虞卿秘盬修撰将漕江东二首 题巩仲至修辞斋 郡圃残雪三首 蜡梅四首 睡起理发 三月晦日 将睡四首 其三 清明果饮二首 其二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止宿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幨幨 谋开头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红粉青蛾 权便 细佬 彐字旁的字 包含楚的成语 转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辵字旁的字 霜仗 又生一秦 包含珠的成语 千愁万恨 犬字旁的字 广众大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