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其一 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时间: 2025-07-26 11:22:31

诗句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

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

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

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

黄花约,终难据。

曾未肯,清园住。

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

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

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22:31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一 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作者: 刘将孙 〔宋代〕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
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
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
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
黄花约,终难据。
曾未肯,清园住。
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
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
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白话文翻译

正值花开的时节,恰巧匆匆忙忙地来了又去了。
曾经说过无情别离,却又因相思而愁眉不展。
四海之内的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
我长久地思念着那红袖子,在路上分开了。
怪我最近不再埋怨寒夜的客居,
原来是月光的错。
我和黄花的约定,终究无法实现。
曾经不愿意,留在清幽的园子里。
我只是在白昼思念、夜晚做梦,轻轻地诉说着。
莲子摊开了,谁又在这里?
徐娘一笑,何时才能再见?
又怎能知道寂寞的白头吟,
寒冷的机缘啊,真是无奈。

注释

  1. 匆匆:形容来去急促。
  2. 颦愁妩:形容愁苦的样子,妩媚而带愁。
  3. 云鬟:古代女子的发髻,形如云朵。
  4. 婵娟:指月亮,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5. 黄花约:指菊花,象征着孤独的约定,常与离别相联。
  6. 徐娘:指年长的美人,常用来指代成熟女人。
  7. 白头吟:指白头时的孤独吟唱,象征着老年时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将孙,宋代词人,以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刘将孙在某个春天的感慨之作,表达了对爱情与离别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花开时节的匆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纠结。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一 建安戏用林碧山韵》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开篇即以“正好花时”引入,暗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匆匆来去”描绘了人生的瞬息万变,接着通过“无情”与“别颦愁妩”的对比,突显了情感的复杂与矛盾。

全诗的意象丰富多彩,诸如“云鬟高样髻”和“红袖分路”,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诗中的“婵娟误”则将月亮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失落相结合,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后面的几句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思念。最后以“寒机素”收尾,既点出寒冷的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充分展现了宋代词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好花时:正值花开的季节,象征生命的美好。
  • 忽办得匆匆来去:形容人们忙碌的生活,来去匆匆。
  • 道一往无情:谈到离别时的无情。
  • 却又别颦愁妩:离别后仍然心中愁苦。
  • 四海云鬟高样髻:描绘女性的发饰之美,象征理想的爱情。
  • 长思红袖分路:对爱人思念的心情。
  • 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对寒冷环境的无所谓,反映内心的变化。
  • 婵娟误:月亮的美丽使人误以为能得到爱情。
  • 黄花约,终难据:与理想的爱情约定,却难以实现。
  • 曾未肯,清园住:不愿停留在某个理想的地方。
  • 只昼思夜梦:日夜思念,无法自已。
  • 莲子擘开谁在薏:暗示寻觅爱人的无奈。
  • 徐娘一笑来何暮:对美好旧时光的怀念。
  • 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再也无法理解孤独的白头时光。
  • 寒机素:无奈的命运,象征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花约”比喻孤独的约定。
  • 拟人:如将月亮形象化,赋予情感。
  • 对仗:如“昼思夜梦”,形成音律和谐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出人生的匆忙与孤独,展现了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青春与美好。
  2. 云鬟:象征女性的美丽与理想。
  3. 红袖:象征爱情的热烈与期盼。
  4. 黄花:象征孤独与失落。
  5. 莲子:象征希望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哪一句中提到“花”的意象?

    • A. 正好花时
    • B. 四海云鬟
    • C. 黄花约
    • D. 寒机素
  2. “婵娟误”中的“婵娟”指代什么?

    • A. 花
    • B. 月亮
    • C. 爱人
    • D. 诗人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林黛玉的作品,体现了相似的情感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描绘了对孤独与离别的感慨,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异,前者更加豪放,后者则细腻柔情。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宋代词人研究》
  3.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盛山十二诗 桃坞 盛山十二诗·桃坞 盛山十二诗。上士瓶泉(为柳律师置) 盛山十二诗。琵琶台 盛山十二诗。盘石磴 盛山十二诗。茶岭 盛山十二诗。胡卢沼 盛山十二诗。桃坞 盛山十二诗。梅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秇祷 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抖擞 长辔远御 亠字旁的字 分设 龍字旁的字 顺祀 两点水的字 法不传六耳 食跖 披襟解带 执正持平 包含得的词语有哪些 一掊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