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5:09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黄花约,终难据。曾未肯,清园住。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碧山建人,仕建安,词中云鬟红袖,皆建近景,莲薏徐何,皆建故有名妓,戏存其姓名,知者可一笑也。
正是花开正盛的时候,忽然匆匆忙忙地来去。说是心无情,却又忍不住愁眉不展。四海的女子,梳着高高的云鬟,红袖轻舞分路而行。怪不得最近不怨那寒冷的客帐,原来是月色迷醉。黄花的约会,终究难以实现。曾经不愿停留在清幽的园中。只是在白昼思念,夜晚梦中,轻声细语。莲子开裂时,谁在那儿采薏?徐娘一笑,何时才能相聚?谁知这份寂寞,白头吟唱的悲哀,寒风中传来。碧山上有人,仕女如建安,词中提到的云鬟红袖,都是眼前的景象,莲子和薏米则是故有名妓的象征,戏谑地保留她们的名字,知情人听了只会一笑。
《满江红·正好花时》以春花为起点,展现了生命与爱情的脆弱与美好。开篇便点明“正好花时”,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喜悦,但随即引入“匆匆来去”的感慨,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词中通过“云鬟高样髻”和“红袖分路”,描绘出女子的美丽,勾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
接着,诗人自问“怪近来不怨客毡寒”,表达了对外界寒冷环境的淡然,转而将注意力回归内心的感受。借助“黄花约,终难据”的意象,表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诗人通过“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思念的细腻与深沉。
最后,词人以“莲子擘开谁在薏”问及他人,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往昔的怀念。全词情感丰富,意象交织,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切体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人情的淡薄与内心的孤独。
答案:1. C 2. A,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