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走索》

时间: 2025-05-04 15:37:13

诗句

伎儿欲夸众,喜占衢路交。

击组不厌长,缚竿不厌高。

空中纷往来,巧捷如飞猱。

却行欠肤寸,倒絓连秋毫。

参差有万一,虀粉安可逃。

钱刀不盈掬,身世轻鸿毛。

徒资旁观好,曹偶相称褒。

岂知从事者,处之危且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7:13

原文展示

走索
司马光

伎儿欲夸众,喜占衢路交。
击组不厌长,缚竿不厌高。
空中纷往来,巧捷如飞猱。
却行欠肤寸,倒絓连秋毫。
参差有万一,虀粉安可逃。
钱刀不盈掬,身世轻鸿毛。
徒资旁观好,曹偶相称褒。
岂知从事者,处之危且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马戏团表演者在街头表演的情景。表演者们希望引起众人的注意,乐于占据繁忙的街道。他们打鼓的声音响亮,表演的动作高而不厌,有如飞舞的猿猴,灵巧而迅速。然而,表演的成功却是微乎其微,仿佛在秋风中飘荡的细丝。即使赚来的钱少得可怜,身世却轻如鸿毛。旁观的人们可能觉得热闹有趣,而那些表演者却身处危险与劳累之中。

注释

  • 伎儿:指杂技演员或表演者。
  • 衢路:繁忙的街道,形容人来人往。
  • 击组:指击鼓或打击乐器,营造气氛。
  • 缚竿:指通过高空表演,常与杂技相关。
  • 飞猱:形容表演者的灵巧,像猿猴一样灵活。
  • 秋毫:比喻极小的东西,表示微不足道。
  • 钱刀:指赚钱的工具,象征收入。
  • 徒资旁观:仅仅是看热闹的人。
  • 从事者:指演出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著称,强调实事求是的治国理念,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走索》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社会上杂技和街头表演逐渐兴起,民间艺人希望通过表演来谋生。诗中反映了表演者为了生计而努力,但也揭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诗歌鉴赏

这首《走索》通过描绘街头表演的热闹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表演艺术的关注,同时也揭示了表演者背后的艰辛与无奈。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如“空中纷往来,巧捷如飞猱”,生动地描绘了表演者在空中翻腾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表演者的光鲜亮丽与内心的孤独、挣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中最后两句“岂知从事者,处之危且劳”更是点明了主题,让人深思那些在台前光鲜亮丽的表演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和无奈。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以及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伎儿欲夸众,喜占衢路交。

    • 表演者希望吸引众多观众,乐于在繁忙的街道上表演。
  2. 击组不厌长,缚竿不厌高。

    • 无论是打击乐器还是高空表演,表演者都乐此不疲。
  3. 空中纷往来,巧捷如飞猱。

    • 表演者在空中灵巧如猿猴,动作迅速而灵动。
  4. 却行欠肤寸,倒絓连秋毫。

    • 表演的成功微乎其微,像秋风中的细丝难以捕捉。
  5. 参差有万一,虀粉安可逃。

    • 成功的机会是万分之一,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生活。
  6. 钱刀不盈掬,身世轻鸿毛。

    • 得到的钱财少得可怜,生活的负担轻如鸿毛。
  7. 徒资旁观好,曹偶相称褒。

    • 旁观者觉得热闹有趣,而表演者却默默承受辛苦。
  8. 岂知从事者,处之危且劳。

    • 旁观者并不知道这些表演者生活在危险与艰辛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巧捷如飞猱”,将表演者的灵巧与猿猴相提并论,突显其技巧。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身世轻鸿毛”,夸张了表演者的生活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表演艺术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表演者的同情和对生活现状的批判,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伎儿:象征着表演者的艺术才能与追求。
  • 衢路:表现出繁忙的城市生活与人们的热情。
  • 空中:象征着梦想与追求的高度。
  • 秋毫:象征微薄的收获,暗示生活的艰辛。
  • 钱刀:代表经济状况与生活负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伎儿”指的是什么?

    • A. 表演者
    • B. 观众
    • C. 歌唱者
  2. 诗中提到的“空中纷往来”主要形容什么?

    • A. 观众的反应
    • B. 表演者的动作
    • C. 街道的繁忙
  3. “身世轻鸿毛”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表演者的生活富裕
    • B. 表演者的收入微薄
    • C. 表演者的名声显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杂曲歌辞》:描写民间表演艺术的诗歌。
  • 《春江花月夜》:李白的作品,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走索》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在主题上均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歌的经典作品集。
  •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历史巨著,了解其历史观与社会思考的好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次前韵六首 其一 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兴州道中遇雨 九日 陈参政挽诗三首 往年沿檄金州谒女娲神祠是时犹未乱也绍兴壬 读赵 游道林寺诗三首 齿痛冀其速落而不可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滩 澄心涤虑 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法理 魚字旁的字 咳唾成珠 擅干 高爵显位 知名当世 秕稂 小字头的字 馬字旁的字 著粪佛头 消极应付 包含浩的成语 三撇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