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36
《送伯淳监汝州酒》
作者:司马光
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出处两得意,是非皆自知。
全诗翻译:
只知道挑着米去卖的乐趣,不觉间却身处于卑微的境地。出处能够两得其意,是非之事皆在心中明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负米乐”指的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古人往往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快乐;而“抱关卑”则隐喻着身处困境或低贱的地位。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寄语。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中庸之道,强调治国理政的道德。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司马光与其友人伯淳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处境与心态,尤其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送伯淳监汝州酒》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情感的诗作。开篇以“惟知负米乐”引入,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对劳动的尊重,强调了在艰辛中找到乐趣的哲理。这种乐观的态度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后文的自省和反思铺垫了基础。接下来“不觉抱关卑”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省,似乎在提醒自己,尽管乐于生活,但仍然要警惕身处的环境。
诗中的“出处两得意”,可以看作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尽管身处卑微之境,仍希望能在所处的环境中获得成就与认可。而最后一句“是非皆自知”则体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力,知晓是非,心中自有明了。整首诗通过淡淡的感伤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士人对人生的感悟,既是对友人的寄语,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充满了智慧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士人在变迁中的坚持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惟知负米乐”中的“负米”指的是什么?
A. 挑米去卖
B. 种粮食
C. 捡米
“是非皆自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无所谓
B. 清楚明白
C. 不在乎
诗中提到的“抱关”意指?
A. 身处高位
B. 身处卑微
C. 拥有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司马光的《送伯淳监汝州酒》相比,前者更为豪放,而后者则更显内敛与哲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