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时间: 2025-04-29 05:05:07

诗句

此日天中节,它年赤伏符。

只因昭火德,不为记荆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05:07

原文展示:

此日天中节,它年赤伏符。只因昭火德,不为记荆吴。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天是夏至节,明年将会是赤伏符。只因为昭示着火的德行,并不为了纪念荆楚和吴地。

注释:

  • 天中节:指夏至,古人认为这一天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
  • 赤伏符:古代指赤伏天气,常常与炎热的季节相关。
  • 昭火德:火的美德,象征着光明和热情。
  • 荆吴:指古代楚国的荆州和吴地,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和事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必大(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子韶,号诚斋,宋代诗人,擅长宫词,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节气为题材,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端午节,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悟与思考。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是周必大在端午节写的一首诗,诗中蕴含着对节日的深刻理解和对火的象征性思考。诗的开头提到“此日天中节”,直接指出了诗的时间背景,表达了节日的氛围。紧接着提到“它年赤伏符”,引发读者对未来的联想,暗示着自然的循环与变化。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热情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只因昭火德”一句,诗人将火的德行与节日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对光明和热情的向往。而“不为记荆吴”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淡然态度,不愿沉溺于过往的辉煌,而是更关注当下的节日气氛和自然的轮回。这种对历史的超然态度,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日天中节:表明诗作的时令,强调节日的特殊性。
  2. 它年赤伏符:暗示未来的时光与自然的循环,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3. 只因昭火德:通过火的象征,传达出美德与光明的主题。
  4. 不为记荆吴:强调不追溯历史,而是关注当前的节日。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对称,形成和谐美感。
  • 象征:火象征着光明与热情,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出对节日的热爱,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历史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简单的词句,传达出深厚的文化意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中节:象征着自然的节气变化,代表着生命的轮回。
  • :象征着光明、热情和生命力,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荆吴:历史的象征,代表了一种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追溯
    • B. 对节日的热爱
    • C. 对自然的漠视
  2. “赤伏符”所指的是什么?

    • A. 冬至
    • B. 夏至
    • C. 春分
  3. 诗中提到的“火”象征着什么?

    • A. 冷漠
    • B. 光明与热情
    • C. 黑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日赐衣》——李白
  • 《夏日绝句》——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李白的《端午日赐衣》:同样表达了端午节的氛围,但更多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
  •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在描写夏季自然景色上更为细腻,展示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周必大的豪放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

相关查询

赠澧阳韦明府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咏燕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怀此地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商洛山行怀古 南还湘水言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薄暮 飞蓬随风 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通权达变 局赌 城下之辱 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怡神养寿 熊侯 癞狗扶不上墙 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诘晓 确执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