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时间: 2025-05-02 05:00:19

诗句

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

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0:19

原文展示: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张九龄

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
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在上苑,春天的气息已经先行到来,而中园的花朵则已经凋零。只剩下静谧小径上的青草,仍在等待阳光的照耀。

注释:

  • 上苑:指的是宫廷中的花园或园林,通常是春天最先开放的地方。
  • 春先入:春天先到达的意思。
  • 中园:指的是更深处的园子,暗指花开已经结束。
  • 幽径草:指的是幽静的小路旁的草,象征着生机的延续。
  • 日光催:意指光照能够促进草木的生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少逸,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著称,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写景抒怀。

创作背景:

该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春天的到来有关。作为一名仕人,张九龄在春天的季节里,观察到大自然的变化,借此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开头两句“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不同阶段。先是春天的气息在上苑中悄然降临,接着转到中园,花朵却已然凋零,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则带有一丝希望与期待的意味。在幽静的小径旁,尽管草木尚未完全复苏,但它们仍在静静等待阳光的到来。这种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生长规律,也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信心。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张九龄以清新的意象和淡雅的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具一格,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春先入:描绘了春天的早期迹象,暗示着新的开始。
  • 中园花尽开:对比中园的花已凋谢,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变化。
  • 唯馀幽径草:幽静的小径旁的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尚待日光催:强调阳光对生命的影响,暗示着希望和未来的可能。

修辞手法:

  • 对比:上苑的春天与中园的凋谢形成鲜明对比,带来时间流逝的感受。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春天、花朵、青草)来传达情感与哲理。
  • 象征:日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描绘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生机。
  • :代表着美好与短暂,寓意易逝的青春。
  •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顽强。
  • 日光:代表着生命的能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九龄
    • C. 杜甫
  2. “上苑春先入”的意思是?

    • A. 上苑的春天已经到了
    • B. 上苑的花已经凋谢
    • C. 上苑的草还在生长
  3. 诗中提到的“日光”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空山不见人,唯闻鸟叫声”展现了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 这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都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联系,但张九龄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时间流逝与生机,而王维则注重宁静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早起观雨 对菊花二首 其二 秋日喜杨介吉老寄药 二月十七日欲招客饮而风霾不果有作 送杨念行监簿侍行赴鄂渚 题南顿光武祠 斜日二首 晚凉行稻畦间 洛岸春行二首 东堂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依恋 毋字旁的字 美展 鼠字旁的字 思结尾的成语 忧心若醉 败于垂成 矜絜 博物多闻 登开头的成语 展拓 释仗 龜字旁的字 劳而不获 豕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