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

时间: 2025-04-26 21:28:24

诗句

红紫商量欲满枝,持春觞豆好携持。

便须载酒凌波去,底事黄堂独赋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8:24

原文展示:

红紫商量欲满枝,
持春觞豆好携持。
便须载酒凌波去,
底事黄堂独赋诗。

白话文翻译:

红紫花朵商量着要满树盛开,
手中捧着春天的酒杯,正好携带。
那就应该载酒而去,踏波而行,
何必在黄堂里独自吟咏诗句?

注释:

  • 红紫:红色和紫色的花朵,指春天盛开的花。
  • 商量:商议、商讨,此处指花朵在讨论盛开的时机。
  • 春觞:春天的酒杯,觞是古代饮酒的器具。
  • 携持:携带、拿着。
  • 凌波: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轻盈如波。
  • 底事:何必、为什么。
  • 黄堂:古代文人所居住的书房,象征着文人的生活。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经典的典故,但“黄堂”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空间,暗示诗人对传统文人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借此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开头描绘了春花盛开的景象,使用“红紫”两色,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接下来,诗人提到“持春觞”,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也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享受生活,放松心情。紧接着,诗人提出“便须载酒凌波去”,这一句展现了诗人渴望远行、追求自由的心情,似乎在呼唤朋友一起共度美好时光。最后一句“底事黄堂独赋诗”,则是对传统文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吟咏的不屑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在美好的春光中尽情享受生活,而不是拘泥于孤独的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紫商量欲满枝:春花红紫交错,似乎在商量着何时盛开。
  2. 持春觞豆好携持:手中捧着春天的酒杯,正适合携带。
  3. 便须载酒凌波去:那就应该带着酒,轻盈地在水面上行走。
  4. 底事黄堂独赋诗:何必在书房中独自吟咏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红紫”比喻春天的美丽花朵,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对仗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们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紫: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代表希望与活力。
  • 春觞:象征欢庆与享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凌波:象征自由与洒脱,体现诗人追求自由的情怀。
  • 黄堂:象征传统文人生活,暗示对这种拘束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紫”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树木
    b) 春天的花朵
    c) 秋天的落叶

  2. “便须载酒凌波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渴望孤独
    b) 向往自由
    c) 忧伤失落

答案

  1. b) 春天的花朵
  2. b) 向往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对生活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陈瓘的《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欣欣向荣,后者则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沉思,反映出不同季节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贺默轩) 临江仙·峭寒未解,蔷薇已放,还疑春未去也 临江仙三首 梦中得句足成之 临江仙 寿李长卿 临江仙 其一 有赠 临江仙 上巳后翌日西子湖头怀亚子 临江仙 临江仙•听雨 临江仙 其一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产自销 图板 齊字旁的字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包含璧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包含责的词语有哪些 湘妃 私字儿的字 色字旁的字 面额焦烂 肀字旁的字 闲不容息 雅誉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袖高髻 僫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