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垂虹亭》

时间: 2025-05-02 13:14:17

诗句

三年为吏住东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群山数点春。

张翰英灵应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17

原文展示:

垂虹亭
作者:陈瓘 〔宋代〕

三年为吏住东滨,
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
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
入座群山数点春。
张翰英灵应笑我,
绿袍依旧惹埃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在东边的水滨做了三年的官,今天再次来到江边,照映着我病弱的身躯。眼前满是碧波,野鸟在水面上飞翔,我披着蓑衣,任凭细雨洒落在渔人身上。随着船行,清晨的月亮在孤舟上显得格外皎洁,坐在船中,远山上透露出几分春意。张翰的英灵或许在天上对我发笑,而我那绿色的袍子依旧沾染着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员,指作者在东滨任职。
  • 东滨:指东边的水滨。
  • 重到:再次来到。
  • 照病身:映照着我虚弱的身体。
  • 碧波:清澈的波浪。
  • :流出,涌现。
  • :蓑衣,渔人用来遮雨的衣物。
  • 疏雨:细雨,稀疏的雨。
  • 入座:坐下。
  • 张翰:张翰,指的是张翰的英灵。
  • 绿袍:绿色的衣袍。

典故解析:

  • 张翰:张翰是东汉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和诗作闻名,尤其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隐逸与自由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张翰英灵”暗指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任职期间,面对官场的压力与病弱的身体,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垂虹亭》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在江滨的游历,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反映了他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诗的开头提到“为吏”,暗示了作者在官场的沉寂与无奈;“重到江头照病身”则表现出他对健康的渴望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随着诗境的展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满眼碧波输野鸟”的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江边的美丽风光,还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随船晓月孤轮白”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在诉说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部分提到“张翰英灵应笑我”,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交融,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精神的渴望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为吏住东滨:三年来我在东边担任官职,暗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
  2. 重到江头照病身:再次来到江边,映照着我病弱的身躯,表现出对身体的感叹。
  3. 满眼碧波输野鸟:眼前的清波中映射出飞翔的野鸟,传达出自然的美好。
  4. 一蓑疏雨属渔人:细雨洒落在渔人身上,体现出渔人的生活。
  5. 随船晓月孤轮白:晨光中的孤舟在水面上漂浮,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6. 入座群山数点春:坐在船上,远处的群山中透出春的气息。
  7. 张翰英灵应笑我:提到张翰,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8. 绿袍依旧惹埃尘:绿色的袍子仍沾染着尘埃,象征着世俗的羁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碧波”和“疏雨”比喻自然的美好与渔人的生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波: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无穷魅力。
  • 野鸟:代表自由与向往。
  • 蓑衣:象征渔人的生活与自然的交融。
  • 晓月:象征宁静与孤独的内心世界。
  • 群山:代表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张翰”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东汉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蓑衣”主要用来做什么? a) 休闲
    b) 遮雨
    c) 装饰
    d) 旅行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c) 东汉
  2. b) 遮雨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但侧重于人生的无奈与辛酸。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自然的美与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两首诗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情感与抒发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夜奉怀从兄汝和时在江西 寄题方山人陵阳别业 夏月过佘松泉先生溪园 简方际明 送友人北游 瑞莲应制二首 过友人园题壁 汉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虚卷 瑶花琪树 母字旁的字 风尘之变 鳥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情虚 朗弹 情投意洽 装洋蒜 权篆 楞手楞脚 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盲冥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