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26:01
一萼红
四月十日,西樵司勋约过袁园看牡丹作
客怀多。尽酒浇不尽,无计与腾那。
草欲迷天,花全卸地,人间花草蹉跎。
已发付春光九十,浑忘却百日等闲过。
燕语分明,怨春残了,没法楼罗。
踏向愔愔园子,问花王消息,百五如何。
榴瓣能殷,瓜瓤故浅,午酣香影婆娑。
遍坐里酒香花气,搴锦幄花也颜酡。
空惹天香归去,冷熨衾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意盎然之时对花草的眷恋和时光流逝的惆怅。尽管饮酒无数,依然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春天的草木愈发繁盛,花卉的凋零让人感到无奈。春光已逝去九十天,仿佛忘却了那百日的平常。燕子的鸣叫清晰可闻,似乎在怨恨春天的残留,无法再待在这美好的时光中。走进园中,询问花王的消息,问那百五的花儿如何。榴花的瓣儿鲜红,瓜果的瓤儿却显得浅薄。午后醉意朦胧,香气四溢。席间酒香花气交融,锦绣的帐幔下花儿的色泽也显得娇艳。终究只能惹来天香,徒然归去,留下冷寂的床榻。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字懋德,号白华。诗风婉约,常常表现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及人生哲思。他的许多作品都渗透着浓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四月,正值春光明媚之时,诗人与友人游览袁园,观赏牡丹。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繁华,诗中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借助牡丹的美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开头用“客怀多”直抒胸臆,暗示诗人在宴饮之余的孤独与愁苦。尽管酒可以暂时麻痹心灵,但终究无法摆脱内心的烦恼。接着,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示出草木繁盛的美丽,却在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人间的无奈。春光已逝去大半,彷佛在提醒着诗人时光的无情。
“燕语分明,怨春残了”一句中,燕子的鸣叫与春天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最后,诗人描绘了园中的美丽景象,尽管春光不再,但酒香与花气依然萦绕。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最终以“空惹天香归去”总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和短暂展开,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玫瑰
B. 牡丹
C. 兰花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内心的烦忧?
A. 酒
B. 书
C. 花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离去
B. 美好的回忆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世祥的《一萼红》更侧重于对春天和花草的细致描写,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情感的奔放。两者在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更为抒情,后者则更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