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萼红 咏纸媒》

时间: 2025-05-10 06:24:38

诗句

捻春纤。

爇芳心半点,红得到侬边。

小炷樱酣,斜弯藕瘦,坠愁低袅微烟。

记擘向、谢娘双手,凭玉案、搓作并头圆。

水盼熏笼,电回窗罅,嘘暖吹寒。

走近碧纱幮里,有银荷未上,还倩伊然。

卷欲同蕉,多还束笋,玉栊犹记分笺。

笑郎心、较渠还热,裹相思、一寸一缠绵。

却怕尖风损焰,背过帘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4:38

原文展示

一萼红 咏纸媒
作者: 程颂万 〔清代〕

捻春纤。爇芳心半点,红得到侬边。小炷樱酣,斜弯藕瘦,坠愁低袅微烟。记擘向谢娘双手,凭玉案搓作并头圆。水盼熏笼,电回窗罅,嘘暖吹寒。走近碧纱幮里,有银荷未上,还倩伊然。卷欲同蕉,多还束笋,玉栊犹记分笺。笑郎心较渠还热,裹相思一寸一缠绵。却怕尖风损焰,背过帘前。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细雨轻轻捻动着纤纤细柳。燃起一点芳香,红色的花瓣飘落在我身边。小小的烛光轻轻摇曳,斜斜的灯光透过窗棂,缠绕着我的愁绪,悄然升起微烟。我还记得当初和谢娘双手擘开的情景,依偎在玉案旁,一起搓成的并头圆。水边的熏笼散发着温暖,窗外的电光闪烁,嘘寒吹暖。在碧纱的帷幕后走近,银色的荷花尚未绽放,她依旧是那样的美丽。卷起的蕉叶像是捆绑的嫩笋,玉栊里依旧留有那份纸笺。笑着说我的心比她还热,裹着相思,一寸寸缠绵。然而,我却怕那尖锐的风会损坏这炽热的火焰,悄悄地躲在帘子后。


注释

  • 捻春纤:捻动春天的细柳,形象地表现春意盎然。
  • 爇芳心:燃起芳香之心,意指心中燃起热情。
  • 小炷樱酣:小小的烛光如樱花般娇艳。
  • 斜弯藕瘦:形容灯光斜斜地照在纤细的藕上。
  • 坠愁低袅微烟:愁绪随微烟袅袅升起。
  • 擘向谢娘双手:与谢娘一起做的动作,传达亲密感。
  • 嘘暖吹寒:在温暖与寒冷之间的对比,表现情感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典雅的辞藻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一萼红》创作于清代,正处于纸媒盛行的时代,诗中对纸媒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纸张和书信的珍视,以及纸媒在传递情感和信息中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一萼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将春天的温暖与人间的柔情紧密结合。全诗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缠绵。开头的“捻春纤”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情境中,接着用“爇芳心半点”来渲染内心的温暖与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表现出一种浓烈的情感。

诗中多次提到的“水盼熏笼”、“电回窗罅”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温柔的环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波动。尤其是“笑郎心较渠还热,裹相思一寸一缠绵”,表达了对爱的渴望与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结尾的“却怕尖风损焰”,则传达了对爱情脆弱的忧虑,显示出人们在追求爱情时的脆弱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捻春纤”:描绘春天细腻的景象,犹如柔美的柳条。
  • “爇芳心半点,红得到侬边”:表达了内心的热情与期待。
  • “小炷樱酣,斜弯藕瘦”:小烛光的摇曳,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 “坠愁低袅微烟”:愁绪似烟,轻轻飘升。
  • “记擘向谢娘双手”:回忆与爱人一起的美好时光。
  • “水盼熏笼,电回窗罅”:描绘环境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盼熏笼”,水与熏笼的结合,营造出温暖的意境。
  • 拟人:如“嘘暖吹寒”,让自然现象具有人情味。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和爱情的细腻,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脆弱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新的开始。
  • 烛光:代表温暖的情感与内心的希望。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寄托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
  • 微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捻春纤”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细柳
    • B. 春天的花朵
    • C. 春天的细雨
  2. 诗中“笑郎心较渠还热”中的“渠”指代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3. 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渴望与忧虑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情感细腻,但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怀念。
  • 《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传达离别的感伤,情感上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旻上人游天台 送卢仲舒移家海陵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 新秋送卢判官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顾渚行寄裴方舟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薛卿教长行歌(时量移湖州别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快言快语 咉咽 卖富差贫 无字旁的字 包含苇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批的词语有哪些 鼾鼾 先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殳字旁的字 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啾哗 肉字旁的字 问诸水滨 离次 弄喧捣鬼 自字旁的字 敲开头的成语 十二入 心寒胆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