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2:53
锦屏曾隔,胡越同舟识。
花叶谁书传素翼,还待象胥重译。
前番山水因缘,今番槃敦联欢。
尽狎江湖凫雁,遍瞻万国衣冠。
曾经被锦屏隔开的我们,如今在这条航程中相识。
花和叶的故事,谁来书写那纯净的翅膀,还需要象胥再来翻译一遍。
上次的山水因缘,如今的聚会欢庆。
尽情嬉戏于江湖间的水鸟,遍观万国的衣冠风貌。
“象胥重译”出自古代翻译的典故,象胥是春秋时期的翻译家,象征着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必要。
吕碧城(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词人,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她的创作多描绘女性情感与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交流与和谐共处的渴望。诗中表达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清平乐》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交融。诗的开头“锦屏曾隔,胡越同舟识”便引入了隔阂与相识的主题,强调了在文化的屏障下,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里的“胡越”不仅是地理上的差异,也是文化认同的象征。
接下来的“花叶谁书传素翼,还待象胥重译”进一步深化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表达了对纯洁交流的渴望。诗人通过“素翼”暗示出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期待通过翻译与交流,能够打破文化之间的壁垒。
“前番山水因缘,今番槃敦联欢”则表现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强调了因缘而聚的美好与欢庆。最后两句“尽狎江湖凫雁,遍瞻万国衣冠”描绘出一种欢快的场景,水鸟在江湖间嬉戏,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束,万国衣冠则体现出多元文化的汇聚。
整首诗以和谐共处为主题,蕴含了对文化交流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锦屏曾隔”的意思是:
A. 文化的隔阂
B. 自由的表达
C. 亲密的关系
“胡越同舟识”中“胡越”指的是:
A. 两种文化
B. 两个地方的人
C. 两种花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
A. 爱情
B. 文化交流
C. 自然风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理解吕碧城及其诗作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