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2:11
清平乐
作者: 杨璿华 〔清代〕
昼长人倦,宝鸭沉烟暖。
槛外闲云和梦捲。
寂寞绿荫深院。
愁多懒整花钿。
酒醒犹是慵眠。
莺燕已衔春去,
空馀长日如年。
白天漫长让人疲倦,宝鸭在烟雾中沉沉地安睡。
窗外的闲云和梦境交融在一起。
深院中的绿荫寂静而幽深。
愁苦多得让人懒得去整理华丽的花钿。
酒醒之后仍是懒洋洋地睡着。
黄莺和燕子已经衔着春天飞走,
只剩下漫长的日子如同一年般遥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璿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绪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闲适的日常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清平乐》通过描写一个温暖的午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慵懒与孤寂。诗的开头“昼长人倦”便设定了一个悠长而令人疲惫的背景,接着以“宝鸭沉烟暖”描绘出一种安逸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随着“槛外闲云和梦捲”的描写,诗人将外界的闲云与内心的梦境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意境。
“寂寞绿荫深院”则将读者带入一个被绿荫包围的深院,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情感。愁绪的增多使得诗人对花钿的整理都感到懒惰,显示了内心的无奈与不安。最后几句“莺燕已衔春去,空馀长日如年”通过对春天离去的叹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暗含了生活中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情的流露,呈现了一幅既美好又令人感伤的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时间流逝与孤独感的感慨。诗人在悠长的日子里,感受到内心的愁苦与失落,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建起一个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愁多懒整花钿”意指:
A) 愁苦使人懒惰
B) 花钿很华丽
C) 酒后无所事事
诗人通过“莺燕已衔春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向往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