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夜》

时间: 2025-05-07 06:19:10

诗句

溽暑郁不开,矗矗云万叠。

长风卷地来,冻雨不濡叶。

虽无润物功,凉泠得所惬。

须臾号怒息,清月照壁颊。

小冠簪短发,衣裾轻猎猎。

攲倾依曲几,暂尔苏疲苶。

坐久不思眠,草间微露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10

原文展示

夏夜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溽暑郁不开,矗矗云万叠。
长风卷地来,冻雨不濡叶。
虽无润物功,凉泠得所惬。
须臾号怒息,清月照壁颊。
小冠簪短发,衣裾轻猎猎。
攲倾依曲几,暂尔苏疲苶。
坐久不思眠,草间微露浥。

白话文翻译

在闷热的夏天,天气显得沉闷而不开朗,层层叠叠的云彩高耸入天。
一阵长风卷过地面,带来凉意,却没有将雨水洒落在树叶上。
虽然没有滋润万物的功能,但这股凉风却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片刻之间,风声渐止,清亮的月光照在墙壁上。
我的小冠子夹着短发,衣裳轻盈随风飘动。
我靠在曲几上,暂时放松疲惫的身体。
坐久了竟忘了睡觉,草间的露水微微滋润着周围。

注释

  • 溽暑:酷热的夏季。
  • 郁:闷闷不乐,心情沉重。
  • 矗矗:形容高耸的样子。
  • 冻雨:冷雨,形容雨水的凉意。
  • 润物:润泽万物,通常指雨水带来的滋润。
  • 凉泠:清凉舒适的感觉。
  • 须臾:片刻,瞬间。
  • 号怒息:风声突然停止。
  • 清月:明亮的月光。
  • 簪短发:用小冠子夹住短发。
  • 猎猎:形容衣裳轻盈飘动的样子。
  • 苏疲苶:舒展疲惫的身体。
  • 草间微露:草地上微微的露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著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他的诗歌作品以严谨、简练、富有哲理著称,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夏夜》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夏夜的独特景象,表达了在酷热中感受到的清凉与舒适,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夏夜》是一首描写夏季夜晚的诗歌,诗人在此诗中生动地表现了夏夜的独特景色和个人感受。开篇以“溽暑郁不开”来引入,使读者感受到夏天的闷热和压抑,而接下来的“长风卷地来,冻雨不濡叶”则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风的到来带来了凉意,虽然没有雨水滋润万物,但凉爽的风让人倍感惬意。

诗中“须臾号怒息,清月照壁颊”描绘了宁静和月光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夏夜清幽环境的热爱。接下来的“小冠簪短发,衣裾轻猎猎”则表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状态,彰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最后一句“坐久不思眠,草间微露浥”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忘却了睡意,享受着夏夜的静谧与清凉,展现了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悠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以及在繁忙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与舒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溽暑郁不开:描绘出夏季的炎热与闷湿,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2. 矗矗云万叠:云层高耸,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增加了诗的空间感。
  3. 长风卷地来:长风的到来带来希望,打破了闷热的氛围。
  4. 冻雨不濡叶:冷雨虽未降临,却让人感受到清新的气息。
  5. 虽无润物功,凉泠得所惬:尽管没有雨水滋润,但凉风使人感到舒适。
  6. 须臾号怒息:片刻之间,风的声音消失,显得宁静。
  7. 清月照壁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壁上,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8. 小冠簪短发,衣裾轻猎猎:描绘穿着轻便、自由自在的形象。
  9. 攲倾依曲几:诗人靠在桌子上,放松疲惫的身体。
  10. 暂尔苏疲苶:暂时舒展身体,感受宁静。
  11. 坐久不思眠:长时间坐着,忘记了睡觉,表现出悠闲的状态。
  12. 草间微露浥:草地上细微的露水,增加了自然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风卷地来”,将风比作卷轴,形象生动。
  • 拟人:如“长风卷地来”,赋予风以动感。
  • 对仗:如“虽无润物功,凉泠得所惬”,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夏夜》表现了诗人在炎热夏夜中感受到的清凉与宁静,展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溽暑:代表炎热的夏季,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压迫感。
  • 长风:象征清凉与希望,带走了令人不快的气息。
  • 清月:象征宁静与美好,带来心灵的平静。
  • 草间微露:象征自然的生机和夜晚的清新,体现生命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溽暑”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天气?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中“长风卷地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炎热
    B. 寂静
    C. 清凉
    D. 暴风

  3. “清月照壁颊”中“壁”指的是什么?
    A. 墙壁
    B. 地面
    C. 树木
    D. 河流

答案: 1.B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1. 《夏日南亭怀辛大》:同样描写夏季的诗歌,但更多的是对朋友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2.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意象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描写手法。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司马光传》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 过野寺次韵徐廉使琰旧题 得故人书知未入京因寄 晓步园池 效乐天 僧舍访吕隐君为学上人题墨竹 过流通院(二首) 春日退直呈禁署诸公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二首)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桃雀 金字旁的字 吉结尾的成语 笞刑 雨字头的字 批发 至字旁的字 逼良为娼 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去而之他 毁服 米字旁的字 江开头的成语 酷祸 慨然允诺 履险蹈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