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40:17
蝶恋花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一搦腰肢初见后。恰似娉婷,十五藏朱牖。春色恼人浓抵酒。风前脉脉如招手。黛染修眉蛾绿透。态婉仪闲,自是闺房秀。堪惜年华同转首。女郎台畔春依旧。
在初次相见时,她的腰肢轻盈如柳,恰似那娉婷的少女,十五岁时藏在红窗里。春色如酒般浓烈,令人陶醉,微风中她轻轻招手,仿佛在引诱我。她的眉毛如黛色般修长,眼神如蛾子般透亮,姿态优雅闲适,正是闺房中出众的女子。可惜年华如转瞬即逝,女郎台边的春天依旧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历史典故,但通过“女郎台”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美人佳人的赞美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细腻而柔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频繁交流,诗歌成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方千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女子的风采,表达对青春短暂的感慨。
这首《蝶恋花》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开篇以“初见”引入,营造出一种初恋的甜美与羞涩。诗中通过对女子身姿的细致描写,展现出她的优雅和气质,仿佛在春风中摇曳,令人心醉。其次,春色的浓烈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同时,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春天依旧,但年华却在悄然流逝。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的短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青春的细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珍视和对青春短暂的惋惜,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色恼人浓抵酒”的意思是:
A. 春天的颜色让人心烦
B. 春天的颜色如酒般浓烈
C. 春天的颜色无比美好
答案:B
“黛染修眉蛾绿透”中“蛾绿”指的是:
A. 绿色的蛾子
B. 女子的眼睛
C. 春天的颜色
答案:B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青春的惋惜
C. 对爱情的失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多表达了失落与思念,而方千里则更多展现了美好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