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丑奴儿令 其三 惜别》

时间: 2025-04-29 13:11:17

诗句

多情一向真痴绝,范蠡湖边,西子湖边。

两地相逢再世缘。

别时杯酒浇何处,夜合花前,芍药花前。

独自悲欢若个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1:17

原文展示:

多情一向真痴绝,范蠡湖边,西子湖边。
两地相逢再世缘。别时杯酒浇何处,
夜合花前,芍药花前。独自悲欢若个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伤,情感真挚而痴迷。在范蠡湖和西子湖边,我们曾经相遇,这是一种再世的缘分。离别时,酒杯中倾洒的泪水又该流向何处呢?在夜合花和芍药花前,我独自品味着悲欢离合的情绪,谁能理解我的怜惜呢?

注释:

  • 范蠡湖:传说中范蠡与西施相会之地,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西子湖:即西湖,因西施而得名,古往今来都是爱情的象征。
  • 夜合花:常在夜间开放,象征着缠绵的爱情。
  • 芍药花:花色艳丽,常用来寓意离别时的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而著称,擅长描绘爱情与离别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丑奴儿令 其三 惜别》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痛苦。

诗歌鉴赏:

《丑奴儿令 其三 惜别》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作品。诗中以“多情”开篇,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范蠡湖与西子湖的提及,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象征着古代美好的爱情故事,暗示着诗人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与追忆。

“别时杯酒浇何处”一句,展现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悲伤。酒本是欢聚的象征,但在此却成为了泪水的载体,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夜合花前,芍药花前”,则是对爱情美好瞬间的追忆,花前的独自悲欢,突出诗人的孤独感。整首诗在抒情中又渗透着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多情一向真痴绝:表达诗人对爱情的痴迷和一往情深。
  2. 范蠡湖边,西子湖边:提到两处与爱情相关的湖泊,营造出浪漫的背景。
  3. 两地相逢再世缘:强调离别后的重聚是天意,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
  4. 别时杯酒浇何处:离别时的酒杯,象征着悲伤的泪水流向何方。
  5. 夜合花前,芍药花前:在花前独自感叹,暗示对美好爱情的怀念和孤独。
  6. 独自悲欢若个怜:结尾的感叹,带有一种无法诉说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杯酒”比喻离别时的悲伤。
  • 对仗:如“夜合花前,芍药花前”,显示了诗歌的工整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爱情的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现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范蠡湖、西子湖: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往昔的回忆。
  • 夜合花、芍药花:代表爱情的芬芳与孤独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处湖泊分别是什么? A. 西湖和东湖
    B. 范蠡湖和西子湖
    C. 北海和南海

  2. 诗人在哪种花前独自感伤? A. 菊花
    B. 夜合花和芍药花
    C. 玫瑰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离别与爱情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尔堪的《丑奴儿令 其三 惜别》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曹尔堪的更加专注于爱情的深邃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显女性温柔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樽铭 袜铭 车右铭 车左铭 三言诗 七言诗 安封侯诗 乙卯二月二日秦从川邀入吟社感赋 晚渡西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而后动 布被瓦器 包含洽的成语 巾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舫人 欧曾 彝鼎圭璋 单耳刀的字 歧趋 儿字旁的字 包含蕴的成语 膏粱纨裦 包含盥的词语有哪些 妘子 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骥同皂 隹字旁的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